前段时间,发小给我发了一张图片,图片的内容是:一个很扎心的事实是,很多人终其一生不过就活在自己的认知半径里面,行走的区域不会超过那个圆圈,而他们自己还浑然不觉。
当时看到这张图片,深有感触,那段时间,我刚好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今,信息技术十分发达,各大内容资讯软件都采用智能算法推荐,你看某一个领域的东西越多,此后,给你推送的都是这一领域的内容。久而久之,出现在视野里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都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而我们的认知也就被固定在这一区域内,很少触及其他区域。
为什么很多人会终其一生都困在自己的认知半径内呢?
哈佛大学教授凯斯·桑坦斯在《信息乌托邦》中指出,“信息传播中,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之中。”
就像我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不同专业的人都专注于自身专业信息,最简单的就是,每个人所关注的公众号都是自己偏爱和感兴趣的,在观看公众号文章的时候,遇到喜欢的,让自己愉悦的内容,不仅会耐心看完,还会转发分享。而遇到不喜欢的,或者给自己带来消极情绪的文章,直接退出观看。
长此以往,我们就只会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而忽略了其他事物,对世界的认知也会存在片面性。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种,分别是确认偏误、达克效应、认知失调。
首先,确认偏误是指我们总是热衷于寻找相关证据来支持已经相信的事实。比如,前段时间《乘风破浪的姐姐》的成团之夜,宁静的发言上了热搜,很多人黑宁静,觉得宁静上个节目要大家都捧着等等。而我因为《孝庄秘史》对宁静有好感,在知乎相关问题下,总是倾向于寻找那些和我持相同态度的回答,从这些回答里寻找证据支持我觉得宁静是真性情的事实。
还有就是当某个明星翻车以后,他之前的采访回答都会被扒出来,用来证明翻车是必然,是有迹可循。这是因为我们在内心有了“就是这样”的设定,为了强化这种设定,去寻找各种支持该设定的信息。
其次,达克效应是指我们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或者说低估自己的无知。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出生的小牛无法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能和老虎一较高下。还有网上很多评论说,“这换我,我也行。”
之前刚开始写东西的时候,我也有一种迷之自信,觉得自己写得挺好的,那些觉得写得不怎样的都是不懂欣赏。后来,深入了解写作并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才知道,以前真的太傻了,竟然觉得自己文笔不错。
最后,认知失调是指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矛盾。比如,吸烟者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还会选择吸烟,这就是态度和行为之间存在矛盾,当出现认知失调的时候,我们会通过改变态度或者行为的方式来恢复平衡。我爸恢复平衡的方式就是改变态度,觉得吸不吸烟都会得癌症,不吸烟也会得癌症,还不如满足当下的欲望。
因此,在实际生活中,要想让一个人理解经验之外的东西往往很困难。就像八零后觉得九零后非主流,九零后也无法理解零零后的行为,因为新一代人的行为和态度都超出了前一代人的认知范围。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
首先,扩大认知半径。将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见罗列出来,分析这些偏见来自于哪里(教养、思想、信仰等),并且了解这些偏见是如何形成的。
其次,提高能力半径。评估信息来源,分析自己获取信息来源的渠道,尽可能拓宽信息获取方式。比如,在某一热门事件出来的时候,尽可能全面地看待事件,不仅寻找和自己观点相符的内容,也尝试理解和自己相对立的观点。
最后,增大行为半径。提高行动力,记录和表达自己注意到的确认偏误,并有意识地进行改正。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当然,摆脱固步自封的最佳途径就是阅读,阅读也是成本最低的途径。就像林语堂所说,“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读书不仅能够让我们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从其中看到解决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的方向。人终其一生,无非就是在不断探知自己的人生到底应当有什么样的意义而已。”
也正如TED演讲中的人说,“当我们扩大认知半径时,不是为了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而是为了保留我们所知的生活。”当我们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更加丰富的时候,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将更加全面,也更能接近生活原本的面貌。
这样就算终其一生都困在自己的认知半径内,也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自怨自艾,拥有与疲惫生活相对抗的勇气。
不过,意识到这一点以后,决定以后在任何领域都保持求知的心态,不迷之自信,也不过于偏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