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课程三点收获:
a):以前的自己真是小觑了语言的力量,原来语言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影响着自己。学习了课程后, 从身边开始 从自己开始 改变语言习惯 表达方式, 多使用积极正面的表达来给自己带来更多正念。
b):学着去区分事实,情绪感受,观点批判,以及期待,这会让我更了解自己的语言模式,以一种更正面的方式来支持自己的期待。
(2)课程实操
1.留意自己内心对于自己、他人、职场、这个世界有哪些局限性的论断?诸如:“我太渺小了,其实很多事情没法改变”等这样的一些深层的论断。
2.从中选取一至两个对你影响最大的限制性论断,区分其中的事实、情绪\感受、观点\评判,以及在这些表达的背后,你内心的期待。
3.观察一下,做了这样的区分以后,你内在的能量有何变化。将这个论断改成能够支持你的一个表达方式。分享你的发现。
举例:“我太渺小了,其实很多事情没法改变。”这是我自己真实的一个想法,拆解一下:这句话的背景是听到玛丽莲老师关于全球变暖的深切关注,我深感认同,但是同时也出现了这个想法“我太渺小了,其实很多事情没法改变”。
其中的事实是,我是世界上70亿人中的一个个体;
感受是:感觉自己很无力,又有些焦虑;
观点:扭转全球变暖是全体人类一起要做的事情;
评判:我太渺小,很多事情无法改变;
期待: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够行动起来,一起来!
我的变化是:我看到自己的评判,就看到:很多事情无法改变,但是我仍然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看到自己的期待,我觉察到自己必须行动起来,别人才会一起行动起来。光喊口号是没用的。因此我要变成:“我是这个大项目的一份子,我会尽己所能,做到自己能够做到的,也会去尽力影响更多的人。”
………………华丽丽的分割线………………
我的作业:
【第一个论断】
想法:我是一个没有远大理想和目标的人,很多事情都随遇而安。
事实:我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害怕失败
感受:感到无奈,感到焦虑,感到手足无措。
评判:不够自信,就会不敢设立目标,害怕失败,而选择逃避
期待:我希望自己可以更主动一点。鼓励自己去争取个更多机会,哪怕失败都不后悔,哪怕错了也算是一种成长。不然就会陷入深深的内疚和焦虑中。
三、选做题(10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完成选做题哟,本题额外加分)如果用你能够做到的、最最生动的语言来描述一段你难忘的经历,描述其中的色彩、心情、风景、转折……你会怎么描述?写下来,留意这段回忆发生了什么变化?
不记得是六点还是七点,路边的灯哗的一下都亮了起来, 原本破旧的小楼瞬间金碧辉煌。 一楼门面摊的商贩们吆喝得更起劲了,那红彤彤的山楂裹着金灿灿的糖浆,让人垂涎欲滴;蹦蹦跳跳的小朋友们也更着耳旁的音乐跳起来…站在洪崖洞的步行街上,仿佛时间都定住了,如梦一般令人沉迷,忙碌的工作与生活在此刻都变得轻松起来,原来使我们焦虑的不是事物本身, 而是我们看待它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