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不是我们的能力不行,而是… - 草稿

身为一个30岁却没有存款,还有房贷要还的穷人,今天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穷人之所以是穷人,并不是我们能力不行,而是我们的思维方向错了。

首先,正常情况下,因为我们穷,所以我们会着急挣钱,比如我上大一的时候,会想着去发一天的传单能挣50块钱,那我就多干几天。

后来做了家教,一小时50,就会考虑多接几个学生,每天多干几个小时,这样也就能多挣点儿。

就像是今天我在加油站洗车,洗车的阿姨一天不停地洗车,每多洗一辆车,就能多挣几块钱。

可是,我发现这种方法真的是整日疲于奔命,虽然看起来手里的钱多了,好像每天都在忙,每天都有事儿做,可是时间也用得多了。

后来我加入了很多新的社群,读了一些书,发现,我们之所以穷,是因为我们是思维层面没达到,没有认识到时间成本才是最大的成本,也没有长线思维,不过关于长线思维,这个我后文再提。

假如每天工作8小时,月入5000,那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每天工作2小时,收入500的工作呢?

突然就想通了为什么在纪录片《富豪谷底求翻身》里,那个挑战用100美元在陌生的城市,不动用自己原有的资源和人脉,90天内创建百万企业的富翁,为什么会先考虑好挣够90天的日常开支,然后再考虑创业翻身的事儿。

因为如果温饱都不能解决,吃了这顿没下顿的话,哪里有时间去缜密地考虑其他事情呢?

可是,想要成为翻身的富翁,也并不简单,毕竟我们的见识真的很有限,那么该怎么办才能慢慢变富。

不过对于正常的上班族来说,哪怕每天很忙,还是会有最少半小时的玩手机时间,与其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刷视频,不如把这个时间利用起来,去思考行业的底层逻辑。

也去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去尝试学一个其他的技能,也就是多去培养除了上班以外还能养活自己的技能。

就像是我们平时上课用的课件,其实有很多都是买的,自己做的很少,那么就可以去钻研一下PPT,制作一个模板,挂在网上,留有被动收入。

还可以去考各种证,专升本,本升硕,或者是注册会计师,二建,一建等等。

还可以自己慢慢学个舞蹈,钢琴,游泳什么的,当成自己的兴趣爱好,日积月累,说不定未来的某一天可以成为自己谋生的东西。

这样永远都有planB,也会慢慢地变富,毕竟我们是在开源。

今天我捋清楚了,以后我也要开始执行了,下一篇跟大家分享我顿悟的长期主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