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反思】成功人士都有写日记的习惯

HI!大家好,我是小㼆。为了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运用易效能的时间管理系统,以“转述”的形式在简书进行叶武滨老师在喜马拉雅的“时间管理100讲”的分享。今天是第三天,我的坐标北京海淀。昨天的雨吹走了雾霾,雷阵雨过后天空通透明朗,一切显现出格外的美。

第三讲主题是“写日记”,回答了关于“写日记”的两个问题。问题一,为什么写日记?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罗马哲学家赛尼加说:“人们为了过更好的生活而忙忙碌碌, 在以为打造了良好的生活品质同时, 却也失去了生活。”。叶老师感慨着2000年来人类不变的困惑的同时,表示如果不将日积月累的宝贵习惯和经验、不断涌现的生活智慧记录下来,是天底下最浪费的事了。成功人士都有写日记的习惯,甚至有一本书叫《晨间日记的奇迹》。

问题二,日记如何写、写什么?短短六分钟的篇幅,没办法提供太细致的指导。叶老师给出了十分关键的信息。使用印象日记App,通过积累和使用模板,复制前日记录,改日期,写上时间、地点、天气,反思昨天、计划今天。关注梦想、年度目标、月度青蛙。思考除今天必做事之外,还有什么要做。


写日记的习惯我坚持得并不好。主要对日记的理解有点偏差。从小到大,我一直把日记当做自己的情绪树洞,大多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才想起来有个本子可以写一写,记录自己的遭遇与糟糕的心情,当然也会给自己打打气加加油鼓鼓劲。但总的来说,日记里记录的美好相对少、苦闷相对多。家里藏着几个初高中、大学刚毕业时的笔记本,翻开来看,文字间透露出来的是压抑着的自卑,与人相处时的不自在和极力克制。当我听完时间管理100讲、参加过21天训练营后,我逐渐纠正了自己对日记的认识。现在的我认为日记有三大功能,即记录、反思、计划。用易家人(易效能)常说的模式就是三句话: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

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

没有计划的生活没法儿过。

记录,记下昨天发生的值得记录的事,或美好或糟糕,没关系,可详可略,依据重要性而定;反思,思考昨日的得与失,对照梦想、目标、青蛙,思考是否偏离太远已经调整策略与办法;计划,结合反思的结果,审视和调整当日及未来的安排,需要结合梦想系统、日历系统和清单系统完成。


叶老师说,习惯分两种, 一种叫一般的习惯,一种叫成功的习惯。查看这一讲的评论时看到有听友留言“成功的定义是什么”。初听叶老师这句话我也疑惑,什么是一般的习惯?什么是成功的习惯?特地去查了资料,获取到一段信息,出自百度知道:

很显然,记日记归类于目标类习惯,我们知道它的价值和意义后,如希望形成这个习惯,可以通过某个过程性习惯去做关联。例如把早起后的某个固定动作作为写日记的关联点。早起的时间干扰少、头脑清楚、心无旁骛,可以高效回顾昨日、计划今日,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名人有记晨间日记习惯的原因。对我而言,早起后如厕、喝水、量体重、看睡眠情况,后两个动作就是我写日记的触发点。早晨在APP上查阅了这两个情况后,我会打开手机在晨间日记的模板上填进去,进而开始写日记,日期、天气、温度、心情......围绕八大关注形成今日青蛙,一开始记日记非常慢,头脑中塞满了要输出的想法,但每日思考相似的问题后,渐渐地可以形成更加快速的思维和记录。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礼记•大学》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菜根谭》有句经典的话“反己者,触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动念皆是戈矛”。我们记日记,每天记录、反思、计划,我们的每一天必然会不一样。

希望,你的每天都是新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