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书报告

  记得睡前最爱听妈妈讲的故事吗?记得最早读的连环画吗?记得守在电视前都不舍得眨眼看的电视剧吗?那都离不开自问世以来,便不胫而走,风靡文坛,故事流传的广及民间,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雅俗共赏的-《西游记》了。

一、内容概述

  小说以整整七回的“大闹天宫”故事开始,故事共分为三个部分,一百回,六十万余字。第一部分讲的是从孙 悟空出世 到大闹天宫的故事,第二部分讲的是为何要去西天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是取经路上师徒四人遇到妖怪等种种艰难险阻,终于克服这些困难,取到真经,并且他们终成正果的故事。小说中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全书首要的地位.第八至十二回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待了取经的缘起.从十三回到全书结束,讲述了五百年后,观音向孙悟空道出自救的方法:他须随唐三藏到西方取经,作其徒弟,修成正果之日便得救.孙悟空遂紧随唐三藏上路,途中屡遇妖魔鬼怪,二人与猪八戒,沙僧等合力对付,展开一段艰辛的取西经之旅。

二、理论与方法

  小时候看关于《西游记》的连环画也好,电视剧也好,最喜欢的角色便是孙悟空了,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机智勇敢有有趣生动,拥有保护人的能力。近些年,对于孙悟空这一形象,更是出现了很多浪漫主义的演绎。《大话西游》中提起至尊宝最耳熟能详的一句便是:放下金箍,救不了她;戴上金箍,爱不了她。《悟空传》里更是有为阿紫痴情到杀尽天庭人的齐天大圣.....时至今日我仍旧偏爱这一角色,却也对其他角色有了新的理解。以前觉得猪八戒满身的小毛病,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有时又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可如今又细细品来不难发现,这一喜剧形象的塑造也是全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八戒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大师兄的第一得力助手。耍起赖来也是十分的可爱。

三、扩展讨论与个案分析

  这百回中,使我收益匪浅的很多,最甚的便是三大白骨精这一经典片段。唐僧曾认为悟空三番两次的打伤好人而将他赶走,却不想师徒感情破裂不说,还中了妖精的圈套。记得有句话说,眼见的不一定为实。此话细细品来着实不假,我们看问题要全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从,更不能盲目的相信某一所谓的事实,要勇于去相信,你所见的不一定为实。

四、评价

作为一部精彩的神魔长篇章回体小说,《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会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便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人设, 不屈不挠,举起金箍棒,便可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更是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因为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和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而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便是人生所有困难,挫折的象征。这或许是罗老在透过作品向后人传递永恒的精神。

  据说日本曾多次翻拍我国《西游记》,而我国86版的《西游记》堪称经典,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或许说的便是这般吧。只有深知这部巨作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的融入进去,这部承载着我们童年的巨作,陪伴了我们许长的时间,也教会了我们许多,任一点都可伴终生,而于我,便是-不放弃。

参考文献:

《西游记》原著

86版《西游记》影视作品

六小龄童长达10年的拍摄心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①作者信息 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
    林叶A阅读 3,161评论 3 24
  • 名著阅读《西游记》复习资料 主要知识点 1、《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体裁:长篇神话小说 2、作者:吴承恩,...
    波波说语文阅读 7,665评论 3 27
  • 西游记不单单讲的是故事 第一篇,红孩儿的父亲究竟是谁? 答案:太上老君!! 要想了解红孩儿,首先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
    都市放羊阅读 4,052评论 1 11
  • 第一 最爱看的是《西游记》 《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名著,我们从儿童时代就已经对《西游记》里面的人物啊,故事啊,非常的...
    冬日暖扬阅读 2,946评论 5 11
  • 听说有60%结了婚的夫妻,都会在内心里面骂自己当年瞎了狗眼,才会看上现任丈夫或者夫人,不要觉得奇怪,这种现象是挺普...
    lin秀阅读 50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