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4D觉察之如何进行4D修圆?
4D修圆的本质依然是 在4D天性觉察基础上的自我人格完善与成长。
关于这一点,孔子早就针对人性的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了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按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这估计便是从本我到自我、再到超我的自我完善过程。
黑格尔则认为,我们理想的性格应该有三种品性—丰富性、明确性、坚定性。
结合4D修圆模式,我们可以如何理解这一点呢?
· 丰富性(整体性):我们每一个人的天性其实都是多方面的。它是丰富的、多样的,不是单一的。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而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性格寓言式的抽象品。”
4D觉察,我们需要借助绿黄蓝橙四种天性来加以区分和识别,但我们在4D修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去标签化,避免单一性的思维。
· 明确性(独特性):在四种天性中必须会有一个主要的、占主导地位的性格。否则,性格就失去了那份重点,缺乏了那份独特性。
4D修圆,首先我们要找到自己天生的核心的能量,才能发挥本我最大的优势,修圆并不是说把我们优势的那一面修去了,而是弥补其他的不足,避免影响优势天性的最大发挥。
· 坚定性:人格的成长,始终需要坚守自己的本心,首先要保持天性核心的稳定性,然后灵活发展,兼具掌握和运用其他天性的优势,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性。
古人常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人的天性是从小时候就开始形成的,有它天生的一面,同时也有后天环境塑造影响的因素。
因此,黑格尔说,“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都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就已经开始形成的性格。”
所以,通常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内,没有特殊的变动,人的天性往往是相对稳定的。
那4D团队教练,如何引导当事人,实现4D领导力的自我修圆呢?
虽然人的天性很难改变,但组织中,在有觉察和刻意行为的实践下,我们的管理或领导风格却是可以塑造的。
作为管理者和领导者,4D修圆的根本目的在于“关注人,成就事,塑造场”。
· 修圆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人事平衡”原则。
绿黄的人,优先修炼蓝橙;同样,蓝橙的人,优先修炼绿黄。
关注人,成就事。成就事需要关注人才能得以更好的实现,关注人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成就事。
· 修圆的第二个原则,是“目标导向”原则。
个人或团队、组织当前的关键任务、目标是什么,它需要什么天性能量的支持,就需要修炼哪个维度的行为。
比如,一个黄色的团队,当前组织需要业绩突破和冲刺,那就必须优先挑战和突破的就是蓝色维度。
· 修圆的第三个原则,是“场域塑造”的原则。
从组织和团队场域塑造/文化转型的需要来选择。
比如,面对组织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倾向于打造蓝、绿为主的场域文化,以更好的适应组织未来发展的需要。
从个人领导力发展的角度来看,基于天性测评的共创式解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基于团队任务目标和组织文化发展的4D修圆,则可以借助4D8B平衡轮,进行4D团队教练,将来我们可以专题分享。
下一期,我们来侃一侃:4D觉察之人岗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