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及解决的问题
“企业DNA”最早是由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NoelM.Tichy提出的,他把企业比作一种活的非自然生物体,具有稳定性、复制性、控制性和变异性的特质,这些特质犹如生物体的基因,决定了企业的基本稳定形态和发展,乃至变异的种种特征。
随着不断应用,衍生出了很多不同的学者的模型,其中周晖等人的运用较多。
(1)由于企业具有生命特征,我们可以完全合理地作出这样的映射,即企业也具有双螺旋结构。构成企业基因的DNA双螺旋结构的双链是资本链(Capital链)与劳动力链(Labor链)。资本和劳动力是企业组织的基本要素,其在市场中通过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获得;
(2)企业DNA的碱基我们可以假定为企业家、企业的机制、技术和文化,它们排列在内侧;
(3)企业家、机制、技术和文化等企业组织的四个重要因素把资本链和劳动链连接起来。
由于排列方式的无限,就构成了成千上万个不同的企业,即企业具有广泛的多样性。同时由于其具备生命特征,所以企业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L链为人力资本链,由一个市场化的人力资本单位串接而成。C链为实物资本,由一个个市场化的资本单位串接而成。L链和C链组成双螺旋链。连接的因素分别为企业家(E)、机制(M)、技术(T)、文化(C)。
案例
比如汉能这家清洁能源公司,创始人大学毕业就找老师借了5万元创业,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花得一分不剩,背负着巨大的债务压力,不断寻觅着自己的掘金路;
曾今命悬一线,扛过了截胡、洪水、断贷等难以想象的困难,经过八年的抗战,建成了全国唯一一家由民营企业建造的、装机容量比葛洲坝还要大10%的水电站金安桥;
在金安桥水电站顺利并网后,年握几十亿的现金流,没有选择投资压力相对较小,投资回报周期较短的房地产、物流行业,而是大步进军太阳能行业;但由于传统的晶硅存在天花板,通过走访几百家薄膜太阳能技术公司,汉能在2012-2014年收购了4家领先的海外薄膜技术公司,励志于用清洁能源改变世界;
2015年,这位创始人的至暗时刻,面临股票停牌,一夜蒸发900亿港币的市值,但是薄膜组件的转化率却在不断的提升,薄膜太阳能技术相关产品不断在扩展,从过去的大型电站、户用发电,到现在的移动能源汽车、电子产品,不断的实现全面的创新;
薄膜发电是使命也是信仰,汉能没有不可能。
由此不难看出这位创始人对清洁能源的专注,以及这种专注给这家公司的机制、技术和文化带来的影响;并且这种机制、技术和文化一旦相对稳定的形成,必然又对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处于链接资本链和劳动力链的核心因素,必然会凝结成具有专注意志的企业基因。
应用
对于企业来说,理解了企业的基因,有助于企业抓住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强项,进行正向循环不断壮大。比如花点时间,在提供鲜花服务的同时,被迫进行供应链整合,而供应链得到高度整合后,反而成为了企业的突出优势,自然而然的催生出了“高效供应链管理体系”这个新的产品。
同时,理解企业的基因也有助于找到不足,摒弃掉一些制约企业成长的因素,尽快进行调整,以便尽快跨越非连续性,找到自己的第二曲线。
对于创新企业来说,理解企业的基因尤为重要,因为在初创的情况下,企业的基因很大程度来自于创始人,这个创始人有着什么样的特质,有着什么样的经历,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否有长期的成长。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投资人选择在一级市场上投资时会先看创始人,然后再是商业计划等其他因素。
对于个人来说,这个企业的基因适不适合自己,是需要不断学习更好的融合进去,还是尽快撤离找到自己事业发展的新方向,最大程度的节省时间成本。
注意事项
企业的基因模型虽然是来自对生物基因概念的类比,但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生物的基因。比如说生物基因是可以进行自我复制,以使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以保持生物的连续性,而企业基因中的资本和劳动力确无法传递给下一代企业即无法完成自我复制;所以我们不能依赖通过企业家等四个因素链接,就默认资本链和劳动力链的稳定性,我们还是需要不断挖掘企业的特质,通过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去获取。
再就是由于思维的遮蔽性,企业基因中阻碍发展的部分不易察觉,需要借助外部专门团队才能高效的进行企业的基因编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