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蓝天



华北的冬天,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机场跑道。清晨六点,天还墨黑,跑道旁的指示灯在昏暗中执着地亮着,映照出五十多个年轻学员瑟瑟发抖的身影。他们排成的队形歪歪扭扭,呵出的白气刚一出口就被风吹散。

“冷吗?”一个洪亮的声音穿透寒风。

学员们没人敢回答,只是不自觉地挺直了背脊。

周正教官迈着标准的步伐走到队伍前方,他四十出头年纪,身高约莫一米八,挺拔如松。岁月的风霜在他脸上刻下细纹,却未曾削减他眼中的锐气。那双眼睛,在黑暗中依然亮得惊人,仿佛能洞察每个学员内心的怯懦。他穿着一身笔挺的飞行训练服,肩章上的银色徽标在微弱的光线下闪烁。

“我问你们,冷吗?”周正的声音又提高了一度。

“不冷!”几个前排的学员怯生生地回答。

“我听不见!”周正踱步到队伍侧面,“如果这点寒风都受不了,我劝你们现在就离开。飞行员的驾驶舱里没有暖气,几千米的高空,零下几十度的气温,玻璃窗外是能冻裂钢铁的寒冷。你们以为飞行是什么?是穿着短袖在温暖的机舱里喝咖啡吗?”

队伍里一片寂静,只有风声呼啸。

“我告诉你们,飞行是勇气,是毅力,是哪怕手脚冻得失去知觉,也要牢牢握住操纵杆的坚持!”周正走到一个微微发抖的学员面前,“你,出列!”

那个学员犹豫着向前迈了一步。

“叫什么名字?”

“报告教官,林达。”

周正打量着他:“看你站都站不稳,能告诉我,你为什么来这里吗?”

林达深吸一口气,大声回答:“为了飞上蓝天,教官!”

“蓝天?”周正冷笑一声,“你以为蓝天是什么温柔的地方?它是美丽的,也是残酷的。它会给勇敢者以奖赏,给怯懦者以死亡。你们现在站在这里,不是因为你们有多优秀,而是因为国家相信你们能够变得优秀。今天的训练很简单——站军姿,直到太阳升起。”

队伍里传来几声细微的叹息,但没人敢大声抱怨。

周正视若无睹,继续说:“我知道你们有人在心里骂我,骂这个鬼天气,骂我没有人情味。但我告诉你们,今天我对你们越严厉,明天你们在天空中生存的几率就越大。飞行员的字典里,没有‘差不多’,只有‘完美’;没有‘将就’,只有‘精确’。现在,全体立正!两脚分开六十度,两腿挺直,收腹挺胸,双眼平视前方!”

寒风依旧,但队伍悄然变得整齐。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方的天际渐渐泛白,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年轻人坚毅的脸上。

周正看着这群咬牙坚持的孩子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

周三下午,思政课教室。

方婷抱着教案走进教室时,后排的几个男生正凑在一起窃窃私语。她装作没看见,径直走上讲台。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她翻开课本,声音平和。

底下响起稀稀拉拉的回应。

当她转身在黑板上写字时,教室里的窃窃私语声更大了。她隐约听到“身材不错”“长得还可以”之类的评价,拿着粉笔的手指微微收紧。

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了。作为航校里少有的女教师,又是教的被认为“不重要”的思政课,她常常面临这样的局面。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她继续讲解,试图用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

然而后排的嘈杂声越来越大,一个高个子男生甚至公然模仿她讲课的姿态,引来一阵低笑。那是卫军,飞行训练中的佼佼者,也是课堂上的麻烦制造者。

方婷停下讲解,教室内突然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等待着她的反应。

在众人的注视下,她平静地走向教室角落,那里立着一个清洁工遗忘的拖把。学员们交换着眼神,有人甚至做好了冲出去找周教官的准备——他们都以为方婷要拿拖把打人。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方婷一只手握住拖把杆的中部,面无表情地一用力——那根粗壮的木头杆子“咔嚓”一声,应声而断。

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方婷把断成两截的拖把轻轻放回墙角,拍了拍手上的灰尘,重新走上讲台。她的神情始终平静,仿佛刚才只是掸了掸粉笔灰。

“如我刚才所说,事物的质变往往需要足够的力量积累。”她继续刚才的讲解,声音依然平和,但每个字都清晰地传遍了寂静的教室,“这正如马克思主义指出的,量变引起质变...”

那堂课剩下的时间,教室里只剩下翻书和记笔记的声音。下课时,学生们几乎是屏着呼吸看着方婷收拾教案,安静地离开教室。

“我的天,她是怎么做到的...”邱峰在方婷走后喃喃自语,他是班上体格最健壮的学员,但也自认不可能那么轻松地拧断那么粗的拖把杆。

卫军难得地没有说话,只是盯着那根断成两截的拖把杆,若有所思。

——

飞行训练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学员们逐渐适应了高强度的训练节奏。理论学习、体能训练、模拟飞行,每一天都排得满满当当。

一个偶然的机会,林达从一位老教员那里得知了方婷的故事。她的丈夫曾是一名优秀的飞行员,五年前在一次对敌飞行防卫战中壮烈牺牲。方婷一个人带着六岁的孩子,拒绝了组织上安排的轻松工作,坚持留在航校教书。

“她说,那里离丈夫曾经的天空更近一些。”老教员叹息着说。

这消息很快在学员中传开了。大家想起那堂思政课上被轻易拧断的拖把杆,终于明白那平静外表下隐藏着怎样的力量。

“我们之前是不是太过分了?”训练结束后,邱峰在宿舍里小声说。

卫军罕见地没有反驳,只是默默整理着自己的飞行手册。

第二天早晨,学员们发现方婷的办公室门开着,她正艰难地移动着办公桌,试图清理墙角的霉斑。

“方老师,我们来帮您!”林达率先敲门进去。

不等方婷拒绝,几个学员已经动手搬开了家具。有人拿来了扫把和抹布,有人主动提出周末来帮她粉刷墙壁。

“我的自行车链条掉了,你们谁会修?”方婷有些不好意思地问。

一向沉默寡言的机械课代表立刻举手:“我!我爸爸是修车的,我从小就会。”

从那以后,学员们仿佛达成了某种默契:有人会在她下课时主动帮忙拿教案;有人会在下雨天提前把伞放在她办公室门口;有学员的母亲开了家小裁缝店,几个男生偷偷量了她孩子的身高,定制了一套合身的小制服放在她桌上,附上的卡片只简单写着“来自飞行学员的敬意”。

方婷起初有些困惑,但很快明白了什么。她什么都没说,只是在接下来的思政课上,开始穿插讲述航空史中的英雄事迹,讲述飞行员的使命与担当。

“你们将来不仅要掌握飞行技术,更要明白为谁而飞,为何而飞。”她在课上这样说,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脸庞。

——

飞行训练进入了关键阶段,学员们即将首次单飞。

林达在模拟器中表现优异,但一到真实飞机就紧张得手心冒汗;卫军理论成绩一般,却有着天生的飞行直觉;邱峰则因为英语基础差,在与外教交流时遇到困难。

“我不确定自己能否通过单飞考核。”一天晚上,林达在宿舍里泄气地说。

卫军破天荒地没有嘲笑他,反而坐到他床边:“你知道周教官怎么说吗?他说飞行员的第一个敌人是自己。你太怕犯错了,反而束手束脚。”

“那你呢?你好像从不害怕。”林达反问。

卫军沉默了一会:“我也怕。但我更怕让人失望。”他没有说怕让谁失望,但林达隐约觉得,这与方老师有关。

单飞考核那天,天空飘着细雨。周正站在指挥台上,通过无线电与空中的学员交流。

“07号,注意高度!你飞得太保守了!”他对着话筒喊道。07号是林达,他在空中过于谨慎,导致飞机反应迟钝。

接下来是卫军:“09号,收起你的莽撞!飞行不是逞能!”

轮到邱峰时,他的起飞十分完美,但在降落时遇上了突如其来的侧风。飞机在跑道上弹跳了好几次,险些失控。最终,他凭借强大的臂力稳住了操纵杆,安全着陆。

当他从驾驶舱爬出来时,脸色苍白,飞行服已被汗水湿透。

周正走上前去,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所有人都以为会迎来一顿痛骂。

然而,周正只是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处理得不错。记住今天的教训,飞行员的生命依赖于每一次起降的精准。”

那天晚上,三个精疲力尽的年轻人坐在机场边的长椅上,望着星空发呆。

“我从来没想过飞行这么难。”邱峰喃喃道。

“我爸爸说,值得追求的东西从来都不容易。”林达说。

卫军罕见地加入了这温情的对话:“方老师的丈夫,就是为了保护我们的领空牺牲的。想想他,我们这点困难算什么。”

三人沉默了一会,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望向那片他们梦想征服的蓝天。

——

一年的训练期即将结束,最后的综合考核到来了。

考核前一晚,方婷特意来到学员宿舍。“明天是你们的大日子,”她微笑着看着这群已经脱胎换骨的年轻人,“我相信你们已经准备好了。”

周正则一如既往地严肃:“记住,飞行容不得半点马虎。我要你们每个人都要平安返航,这是命令!”

综合考核包括理论考试、技能测试和实际飞行三个部分。实际飞行中,学员们需要按照指定航线完成一系列飞行动作,并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安全着陆。

然而就在考核当天,天气突然恶化,浓雾笼罩了整个机场,能见度不足百米。

“考核是否推迟?”塔台询问周正。

周正看着面前整装待发的学员们,摇了摇头:“按计划进行。真正的飞行员必须学会应对各种天气。”

学员们一个接一个起飞,在浓雾中执行飞行任务。卫军发挥出色,完美完成了所有高难度动作;林达克服了紧张情绪,飞行平稳精准;邱峰则在无线电通讯出现干扰的情况下,凭借对仪表的准确判断安全返航。

当最后一个学员的飞机平稳降落在跑道上,塔台里爆发出一阵欢呼。

周正的脸上终于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这帮小兔崽子,终于成了。”

毕业典礼上,五十多名学员整齐列队,肩上的飞行徽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方婷站在周正身边,眼中闪着泪光。

“还记得一年前,你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样子吗?”周正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机场,“今天,你们即将真正飞上蓝天,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但我希望你们记住,这只是一个开始。”

方婷接过话筒:“同学们,飞行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责任与担当。你们肩负着保卫祖国蓝天的使命。无论飞到哪里,都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

学员代表林达走上讲台:“感谢周教官的严格要求,感谢方老师的谆谆教诲。我们谨以此歌,献给所有逐梦蓝天的飞行者。”

学员们整齐列队,唱起了那首他们自己创作的《蓝天之梦》:

“呼啸的风掠过机翼,

年轻的心向往天际。

历经风雨的洗礼,

钢铁的意志不曾移。

云层之上有阳光,

困难面前有担当。

背负着期望起飞,

承载着梦想翱翔。

啊,蓝天之梦,永不落幕,

用勇气书写飞行的诗篇。

啊,蓝天之梦,永不停息,

用生命守护这片蔚蓝的天际......”

歌声中,周正和方婷并肩而立,望着这群已经从雏鸟蜕变为雄鹰的年轻人。远处的跑道上,一架架战鹰整装待发,等待着新的主人驾它们直冲云霄。

方婷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周正则挺直了腰板,向即将启航的学员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朝阳正好,洒在年轻人肩上的飞行徽章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