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开团成功,我们从原来的吴美瑶团转回了大学城。娃本学期开始做代理小队长,关于小队长是我们讨论后达成的共识。不过,早上出发时,他却抗拒,不愿意做小队长,他说自己不懂得如何做小队长。考虑到假期小朋友可能把仪式的某些内容忘了,家长们决定团长和小队长早点到,先熟悉一下。我们迟到了,我看到孩刚走进团队时的那种茫然不知所措。不过很快就能跟上节奏了,而且也融入了团队之中,小朋友的本事真是超出我们的想象。
陆陆续续,其他队员都到了,作为成年人,我肯定是希望娃能照顾好小队的小朋友,让新来的小伙伴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我也试着去促成孩子做这样的事,最终发现是徒劳,他就尽顾着玩自己的了,甚至跟小伙伴打个招呼都不冷不热的,我看得很急,不过也尊重他的节奏吧,他只是个娃,希望自己不要放太多自己的期待在他身上。
但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组队过后,小朋友立马就进入角色了。刚开始,我看见他脸上掠过一丝茫然,很快就没了,开始整队,还有模有样的,按照身高安排队伍的排列。看到这里,我想起了曾经带娃的小队长,他在整队的时候,也会这样比比身高。我想娃这样做应该是跟着他的队长学的。在这样的团队里,孩子们这样相互带动,相互影响,真可谓润物细无声;当然,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有好的方面,自然也会有不利的方面。但我想我们不需要慌张,大胆的让孩子去感受和体验,他会在这其中学会判断和抉择的。
带着小队队员熟悉仪式的环节,我发现有些地方他好像不太熟悉,想提醒一下他,结果他连忙示意我走开,确认他不需要帮助的情况下,我就没再靠近他了。甚至有的地方明显是有错误,我也没给他指出来,我知道他不会愿意听的,好在后来元宵姐姐指出了大家的错误,我想娃娃们应该都记下来了。看他带着小队伙伴熟悉仪式的过程,其实有些让人着急,总觉得又更好的办法,总想告诉他可以怎样做;不过都停留在了脑海里,因为那都是我的办法和我的想法,孩子需要有他自己的想法。在学唱歌的环节,娃提醒每一位队员都好好学,认真的样子很有趣。
本周团集会的主题是“百变气球”,大家先是用气球做小动物,然后玩打地鼠游戏,玩的不亦乐乎。重头戏是气球服装设计,首先选模特,在这个环节就有趣了,小队内部关于谁来做模特有了不同意见,小朋友们更愿意做设计工作,或者打气球的工作,后来昊和另外一位小伙伴都想尝试一下了,于是建议他俩一起做。这个环节,孩们由开始的不知所措,但各种设计理念大爆发,一会功夫,在家长和小朋友的共同努力之下,作品就出炉了。
最后的环节设计得非常巧妙,不但有模特走秀,更有全体设计师的设计思路说明会,让参与的每一个小朋友来说说自己设计的用意。娃们都认真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仿佛一个个都化身为了专业设计师。
回家后,我问小朋友今天的感受,答案是“兴奋”。对小队长的工作也改变认识了,觉得很有趣。我想是因为他大胆的去尝试了。还愿意接受挑战,去参加一星的考试,争取早上当上正式小队长。我想这是我们参加义工团这大半年来最大的收获了,乐于尝试,勇于接受挑战。新的学期,新的团队,新的伙伴,希望我们可以收获更多的快乐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