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刚看到书名的时候,并没有提起多大兴趣。心想:“难道关于如何读书也值得写本书?这年头哪有人不会读书的?!” 然而翻开书本开始读了之后,才发现自己之前的认识是多么粗浅、着实令人汗颜。懊恼和惭愧的同时,又颇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上网查了一下,得知这本书最早是由美国哲学家莫蒂默.杰尔姆.阿德勒Mortimer J. Adler所著,1972年与Charles Van Doren重新修订。自那之后,在西方国家一直是指导学生阅读的经典书目。在第一遍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就萌生了要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将这本书重新再读一遍的想法。找出它的架构(骨架),找出作者的主旨,明白作者如何进行论述的逻辑,真正“拥有”这本书。设想今后在阅读其他的书的时候,如果能够按照本书介绍的方法进行练习,一定能够获得以往未曾有过的阅读体验:向作者就书本的内容进行了解和学习,与作者进行对话、讨论;对作者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分析和评论等等。想到这里,就禁不住一阵阵小兴奋。
该书作者认为,阅读一般分为三种目的:娱乐消遣、获取资讯和增进理解力。而只有最后一种目的的阅读能帮助读者增长心智,不断成长。该书强调阅读是一种主动的活动,它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这些阅读的层次是渐进累积的,也就是说:基础阅读是包含在检视阅读中的,检视阅读又包括在分析阅读中,分析阅读则包含在主题阅读中。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篇介绍了阅读的前两个层次: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第二篇用很大的篇幅介绍了分析阅读。第三篇很实用,分别介绍了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比如如何阅读实用性的书(比如本书);想象文学;故事、戏剧与诗;历史、科学&数学、哲学,以及社会科学的书等。第三篇完全可以挑自己最感兴趣的种类进行阅读。第三篇将社会科学的书放在最后,也是为了引出第四篇,阅读的最高层次:主题阅读。最后一个部分是两个附录,作者提供了一个建议阅读的书单。正文部分的举例说明中,也列举了历史上很多经典的作品,可见作者的阅读量之大,看着作者信手拈来地将那些伟大作品的某一部分拿来,作为支撑自己观点或者讲解一个方法的例子,在钦佩作者学识渊博之余,也让我对那些伟大的作品产生了阅读的兴趣。
基础阅读
一般只要经过小学教育或者识字则可以具备的基础阅读能力,包括轻易阅读交通标志、图片说明,填写政府表格等等。放在今天,可能还包括读广告、报纸和朋友圈儿的文章吧。
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步骤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比如,当你并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读这本书,也不知道这本书是否值得做分析阅读,或者因为时间有限。这种情况下,就要“略读”整本书。具体建议是:
先看书名页,如果有序就先看序。要很快看过去,特别注意副标题,或其他相关说明或宗旨。
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出概括性的理解。就好比出发之前先看地图一样。
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依据自己的常识,判断出几个重要词汇
如果有的话,看一下出版者介绍
挑几个跟主题相关的章节仔细阅读一下
整本书随机挑几个部分,连续读一两个段落,或者几页。尤其不要忽略最后两三页。按照作者的说法,很多作者都是在结尾几页将自己认为既新有重要的观点重新整理一遍的。这本书也一样,比如在每一篇的最后一章结尾处,都会对本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同时有自然地将内容引进到下一章。
检视阅读步骤二:粗浅的阅读,简单说来就是: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考。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求甚解”吧。
检视阅读的末尾提到了“理解力”的问题,作者认为理解力是比回答书本内容涵盖的一些简单问题还要多一点的东西,是超出基础阅读层次以上的理解力,然而不经过分析阅读,就无法理解一本书。分析阅读想要理解一本书的基本要件。
这一部分的末尾,作者用专门的一章讨论了“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的问题,或者说如何做一个主动的读者。
主动阅读的基础: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作者细节部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部分有道理,还是全部有道理?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咨讯,你一定要问问这些资讯对你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作者认为重要。如果这本书还启发了你,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关的、更深的含义或建议。
光知道这四个问题还不够,在阅读过程中,要记得去提出这些问题,养成这样的习惯。还要知道如何精准、正确地回答问题,作者认为如此训练而来的能力,就是阅读的艺术,或者说是技巧或者手艺。都是后天练习养成习惯而成。关于如何养成这样“艺术性”的阅读习惯,除了不断地运作练习之外,别无他法。作者在这里用学滑雪做类比:
“阅读就像滑雪一样,做得很好的时候,像一个专家在做的时候,都是很优美又和谐的一种活动。但如果是一个新手上路,两者都会是笨手笨脚,又慢又容易受挫的事。”
“换句话说,你一定要忘掉那些分开的步骤,才能表现出整体的动作……但是,为了要忘掉这些单一的动作,一开始你必须先分别学会每一个单一的动作。只有这样你才能将所有的动作连接起来,变成一个优秀的滑雪高手。
结合我自己这两年在学习滑雪过程,这一部分读起来尤其有共鸣。在这里,作者指出要学习做一个很好的阅读者,必须要学会的一种复杂的阅读技巧:分析阅读,可比滑雪复杂多了。
分析阅读
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放在分析阅读上,罗列的规则也很多。总结起来,分析阅读分为两个阶段:
一、找出一本书的架构。作者具体用了四个规则来说明:
首先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对一本书进行分类。有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比如:要读的书是虚构的还是论说性的;是实用的书还是理论性的书等。
其次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比如作者将好多本爱情小说归结为:男孩儿遇见女孩儿,男孩儿失去女孩儿,男孩儿重新找回女孩儿。看到这儿,我就忍不住想笑,想起小时候在饭桌上爸爸开玩笑将这首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改成
“雨,断,酒,村”
哈哈。
之后列出一本书的大纲
找出作者要问的,或者说作者想要回答的问题。
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是关注一本书的架构,或者说骨架、大纲。就像透视一本书一样。
二、诠释一本书的内容,找出一本书到底在说什么
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字,就词义与作者达成共识。之所以这么要求是因为很多字词都是有多种意思的,而读者需要与作者就这一字词在上下文中究竟是哪一种语义达成一致。
找出关键的句子,抓住作者的主旨。也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找出作者论述的逻辑关系。
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是还未解决的。
作者在第三篇还花了很多篇幅讨论如何评判一本书,如何赞同或反对作者,以及如何阅读不同种类的书等等。比如读小说,作者就建议应该尽快读完,读社会科学的书需要用到主题阅读等。如果仅仅针对如何阅读某一类的书感兴趣的话,不妨可以单挑这一部分来读。
主题阅读
就同一个主题阅读多本书称之为主题阅读。在这四种阅读方式中,我对主题阅读是怀有“敬畏之心”的, 感觉应该是做研究的人(比如博士)才会用到的一种阅读方法。
作者首先就花了很大的篇幅讨论了确定“主题”的困难之处,最后指出,其实这个主题是跟着阅读走,而不是事先就能确定出来的。我个人觉得,作者在这里所说的“在阅读中才能确定的主题”是严格意义上有着清晰定义的主题,而模糊(或者说大方向)的主题则是需要在阅读之前就加以确定的。
主题阅读的前提:用检视阅读的方法,缩小需要阅读的数目范围。
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
一、就所需阅读的书目,找到相关章节。在主题阅读中,你所关心的主题是重点,而不是你所阅读的书。要记得你最主要的工作不是理解整本书的内容,而是找出这本书对你的主题又和帮助。是书在服务你,而不是你在服务书。
二、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而不是你跟着他们走。(好难啊!)
三、厘清问题:找出作者如何回答了我们的问题
四、 界定议题:确定各个作者如何回答我们的问题。整理不同作者就同一议题的观点之间相互一致、矛盾以及争议之处
五、 分析讨论:作者建议主题阅读应该追求“辩证的客观”,对于某些冲突性的观点避免做出明白的真伪判断。为了避免偏见,作者建议读者“不断回头参阅诸多作者的原文,重新阅读相关章节”
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主题阅读的步骤和方法,作者举了一个研究实例:对“进步论”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于像我这样恐怕不会真正研究什么课题的读者,起到了一个示范的作用。
本书最后的附录部分,作者列举了一个很长的“建议阅读书目”,并指出“所有这些书都超越了大多数的水平—超出许多。因而这些书会使大部分读者获得心智上的成长(作者的观点是:仅仅为了娱乐和获取资讯的书籍并不会帮助读者获得心智上的成长。)”就我个人而言,能从中挑出几本认真读完就很厉害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