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垒磊
先说一组数据,在中国,币民在总人数里的占比大约是4%,而在日本,这个比例是15%,美国是25%,韩国则是31%。
再看跟股民数量的对比,在中国,股民大概是17%,日本是20%,韩国是27%,美国则是58%。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简单的结论:在日本,币民数量快要追上股民了;在韩国,币民数量已经大于股民;美国特殊,虽然币民也很多,但因为他们的股票市场是老百姓主要的投资渠道,相当于我们前20年的房地产市场,几乎全民炒股,所以他们的币民数量不及股民数量。但这里还是有水分,因为美国的加密货币监管走得很前面,导致很多老百姓通过ETF持有加密货币,这些都被算在了股民里,而没有被记入加密货币投资者的范畴。
中国在这个数字上是很突兀的,不仅币民在总人数里的占比极少,且跟股民有4倍多的数量差距。但我预计在5年内,中国就会多出无数的新币民(起码再增加1亿人),从而让这个比例差距大大缩小。
道理很简单,现在的中国还有蓄水池吗?一个大蓄水池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要有强金融属性;2.要能上杠杆;3.要能让老百姓低门槛参与;4.要慢牛长牛
这就首先排除了一堆什么基建,低碳,能源类的东西。因为投资在稳定回报上的东西,就算门槛开放给老百姓,能拉杠杆吗——你会加杠杆去存钱吗?它没有强金融属性。
大A呢?正常来讲每个国家的股市都可能承担这个角色,但大A烂就烂在机制上想改太困难,同时中国经济现在是下行期,这就导致大A里并没有多少好公司,不符合慢牛长牛的条件——你要说突然来一波快钱有没有可能?情绪要是起来了,还真说不好,但基本面撑得住长牛吗?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公司的盈利能力本质,这些公司的全球竞争力如何?不够好的土壤,是开不出很好的花的。A股里有没有好公司?有,但没用,凤毛麟角撑不起整体市场。
大A这么多年都没有把棒从房地产手里接过来,是有理由的,现在的经济状况,就更不可能了。
那老百姓的钱还能去哪儿呢?我大胆预计,就是币圈,因为币圈开户其实比美股开户要简单得多。老百姓的钱是一定要找到一个出口的,内部找不到,就会向外求——这个过程当年很多国家都经历过,最著名的就是日本的“渡边太太”时期。同时中国在币民数量上的大幅增加,也和稳定币大踏步前进的时期重合,所以第二个预计,很多中国老百姓很快会不持有很多的人民币,而是转向持有稳定币usdt或者usdc,并且在链上理财里,发现一片新天地。
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和之前接受新事物快的中产,会是主力军,他们会快速地赚到钱,这里面会有一些人成为下一批新贵;而那些在小地方的,低收入低教育背景,信息闭塞只看人民日报/新闻联播和春晚的,则因为门槛/资金和认知的限制,落后于市场变化,甚至轻易被庞氏骗局骗走资金,从而对这些东西更加害怕和抵触,在若干年后,加大和前者的分层程度。
链上经济已经是全世界的大势所趋,但它同时也轰开了很多法币弱势国家的监管大门,让资金的流动变得更加全球化,让金融监管形同虚设,甚至让传统银行/传统券商等靠行政垄断吃饭的金融机构不再拥有竞争优势,所以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阻止资金流出rmb体系。
但这是从管理者的利益出发,那从你的利益出发呢,什么叫不惜一切代价?可能你就会成为那个代价。
(完)
.............................................
如何不开户交易美股和黄金?:https://mp.weixin.qq.com/s/1OtF54nPtGDi6Ov1MseTQQ(点击查看详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