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要提前打牢思想底色,认真描绘担当本色,大胆填充创新彩色,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
“常学常新笔”提前打牢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底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要打好全面深化改革理论知识的基础,就要坚持把《决定》作为“枕边书”“案头卷”,常学常新、精读细读,反复研读,学习领会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读深读透,用理论知识“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持正确的思想认识才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不跑偏”“不迷路”。
“实干笃行笔”认真描绘全面深化改革的担当本色。“实干为要、行胜于言、奋斗以成”。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每个党员干部要担负起的职责,要以强烈的责任担当、破除思想观念束缚,破利益固化藩篱,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在改革的道路上敢于较真碰硬。党员干部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恒心去打通全面深化改革“拦路虎”“绊脚石”,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和历史担当,为改革的深入发展贡献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作为奋斗的目标,以钉钉子精神解决全面深化改革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切实做到以实干促实效,以实效促担当。
“与时俱进笔”大胆填充全面深化改革的创新彩色。“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的目的是促进发展,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决定》指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坚持守正创新精神,以新思路开辟新路径,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敢想敢试,敢为人先,要在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原则、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敢于打破思想藩篱,吐故纳新。找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中全面深化改革的切入点、着力点,用心用情用力谋划发展。通过听取群众的“金点子”,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稳步迈进,最终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