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埋下了一颗种子

在《旧约全书》里,梦总是被解释为对未来某个事件的预示。种子是梦的一种形式。结束两天的博赞思维导图课程,飞笔老师的思考力与大伟老师的图像力,就这样,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01 埋下一颗“应用而不是硬用”的种子

参加飞笔老师课程之前,我看过不下10本关于思维导图的书,其中就包括了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丛书》。在自己的相关课程里也尝试过使用思维导图。可总觉得使用起来不太顺畅,不是觉得生硬,就是半路卡壳,实实在在的应验了那句话,“事非经过不知难”。

荣幸来到飞笔老师的课堂,通过一次次的思维先行,一次次的绘制演练,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流转自如。

两天学习下来,我终于明白以前的问题是出“硬用思维导图法”,而不是“应用思维导图”。

就这样,我埋下了一颗“应用而不是硬用”的种子。

02 埋下一颗“有用是因为【有】【用】”的种子

学习是件极其幸福的事,就像做美梦一样,“满足了你从未满足的欲望”。两天的学习,不断地填补知识的缺口,不断地刷新MM的认识,不断地突破思维的线条,这无疑是很幸福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内心一直在喊“哇,这太有用了!” “哇,我又学到了新知识。”

可一到练习运用,就会发现仅仅是“学到了”。因为总会冒出这个问题,那个问题。

于是通过这样不断地练习使用,不断完善,最终才真正“做到”。

就这样,我埋下了一颗“有用是因为【有】【用】”的种子。

03 埋下一颗“100张MM”的种子

书到用时方恨时,事非经过不知难。

如今信息爆炸时代,知识的获取一点也不用担忧,可随之而来的知识转化却成了老大难的事。

思维导图也是如此,仅是知识,市面上就有太多太多类似的书籍、课程,可真的活用活现的例子就不多了,真的成为个人习惯让生活更美好的就更少了。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通过参加飞笔老师及品思团队两天的课题,不论知识还是技术,都已足够,剩下的就是需要练习,练习,再练习;实践,实践,再实践。

那就从总结两天学习开始,挑战画100张MIND MAP吧!

就这样,埋下了一颗种子,

一颗“better your life”的种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