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多读书

图片来自网络

我常常被人误以为是老师,只是因为我常常拿着本书看。我的确经常看书的,但一本书看多久可就难说了。后来我严格要求自己,每天一定要挤出时间来看书。有的很薄,一两天就能看完。有的厚,像《一句顶一万句》我大概看了一个多星期。现在我一个月能看五六本,自以为挺厉害了。可我还没来得及炫耀,就要低下羞愧的头了。因为有位作家说,有的人一个月十本书都看不到,这可不行啊。

说这话的是日本的畅销书作家大泽在昌,他读书最多的时期是在高中二年级,一年读了一千本书,每天三本,从图书馆书架的一端开始读了个遍。成为作家之前每年也读五百到一千本。他如饥似渴地读书,是因为他认为读书量越多才会溢出,才会有写作的热情。半杯不满的人就算勉强写,总有一天会遇到无力跨越的障碍。而所有装在脑子里的东西,总有一天会成为下一部作品的素材。

我不知道他是怎样做到的,专业读书也读不了那么快吧。但从他今天的成就来看,那一定是真的。

听说有快速读书的技巧,我还没有学过。我想适合快读的书,应该是一些工具书。散文显然不适合,有深度的小说也不适合。因为一些情景描写、心理活动、某处埋下的伏笔,需要细细体味的,不是一目十行可以掠过的。

图片来自网络

不管怎么说,人们都是提倡多读书的。开卷有益嘛,还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样的话比比皆是。但是最近看了作家何大草的一篇文章之后,又有了新的看法。

何大草讲到萧红,说她31岁去世,短暂的生涯里并没有读过多少书,可能也因此,她“保留了作家最可贵的直觉。”他还说到张爱玲,读书也不多,一些想读的书最终也没有读成。“这是她的遗憾,也可能是她的幸运。她保护了自己的细腻、敏感的味蕾。”

可贵的直觉。敏感的味蕾。宁远在文章中也经常提到,她担心会失去对事物的敏感,担心自己不再怀有对世界的好奇。她希望自己即使老了走不动了眼花了,还能惊叹雨点落在瓦片上,还能听到春天花开的声音,还能感觉到冬天雪花的温柔。

类似的,还有一种白纸的说法。比如有的明星当初并没有想着做明星的,是陪朋友去考试结果意外被相中了。尽管之前并没有学过表演,却被认为像一张白纸,怎么画怎么是,这种从零开始的白纸比五颜六色更好引导。像李亚鹏、蔡妙甜都是这样“误入歧途”的。

我想起很多年前有一部热播的情景剧《编辑部的故事》,里面有一集,厨师因为太胖被怀疑偷吃,就被调到编辑部里去打杂。他开始当然是被忽略的,毕竟他也没什么文化,也帮不上别人什么忙。但是渐渐地,编辑们发现这位擅长做饭的胖师傅净说大实话,而且都是从生活中沥练出来的闪着星光的警句。而编辑们看书太多了,脑子里东西太多了,装的却都是别人的东西,说出来的都是别人说过的话,反倒没有自己的话。大师傅虽然没上过几年学,更没读过几本书,但是感觉敏锐,而且有坎坷,所以就会有领悟,就能说出意味深长的话。于是他们不断启发大师傅,再说点,再说点。

那多读书到底好不好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一个男老师在课堂上明确地表示:你们这些女同学上个初中就可以了,书读的越多越没有用。 当时我们班上...
    枫红云天阅读 1,417评论 22 24
  • 古人认为,女子不用多读书。如今时代,很多人不以为然了。可是,我觉得多读书,总归是有好处的。 昨天回家,路上,坐在我...
    二月木子禽阅读 587评论 7 2
  • 虽然 我不懂诗意韵律 但同样可以用心 讴歌爱的奉献 赞美人间真情 虽然 我不是丹青妙手 但同样可以用心 描绘锦绣山...
    韬声依旧0622阅读 392评论 3 7
  • 1.萌宝日记@南番社是啥? 南瓜哥和番茄妹的妈妈南番娘娘发起南番社,宗旨是“让你成为喜欢自己的爸妈,让家成为充满鼓...
    南番娘娘阅读 344评论 3 2
  • 如果这是一条可以走向你的路, 对于我,就是最好的路, 哪怕看上去是最难的,最不平的路。 如果这条路可以遇见未来更好...
    李春华本尊阅读 255评论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