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的创作理念

读过我作品的人很多都评价我的有些黑暗和压抑,就连我自己也这么认为。但是说实话,我并没有故意把我的文章写得黑暗。因为生活本来就如此,只是我没有做出任何掩饰罢了。

昨天有朋友评价我的小说,觉得我写的黑暗浮于表面,没有深入人心。我向他询问一些具体的建议,他私信对我说,我直接用大白话把黑暗写出来了,而不是向别人演示黑暗。

他的意思我能理解,就是让我写得隐晦一些,不要直接表达想表达的东西。而是要把表达的东西隐藏起来,最后让人慢慢去感受

我感谢这位朋友的评价,并做了一些思考。想想我的创作历程,在写作出初期,我模仿过无数人的风格。但最后都一塌糊涂。因为我根本不理解这些作品的真正要表达的内涵,认为他们好,其实也只是来自于一种偶像崇拜的狂热。所以模仿了半天,模仿的不过是一些句读之形,没有实质,最后自然写成了四不像。

后来随着我的阅读量增加,我逐渐可以理解那些名著的内涵。渐渐明白一个道理,文章不在于形而在于体。一篇小说写得好,不是在于他的哪一句用得有多么精妙。而在于真个故事所表达内涵。长期以来,我们学校的语文教育经常喜欢断章取义。小学时喜欢摘抄名人名言,赢塞进自己的作文。后来学了古文就更是如此,老师总会去大肆夸耀古文中某一句写得是多么多么好,然后对文章整体表达的意思却一笔带过。

后来我开始思考,如果好就好在一句,那么就只写一句就好了。但事实上,一句话不是一个故事。学术上想要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也不是一句话可以解决的。需要一篇冗长的学术论文。一句话写得再好,好也是有限的。我逐渐意识到这种教育的危害,它使人困于扣子眼,却剥夺了人整体思考的能力。顺着这样的方向,写作就会自己把自己钻牛角尖钻死,从而止步不前。

后来我也意识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创作风格,彼此要表达的内涵与效果也完全不同。写作之路上,只存在可供参考的意见,却不会有真正的师傅。一切路都需要自己去走。

渐渐地我也摸索出了我的创作风格。就是直白,如果我想告诉你一个道理,我就会不加任何掩饰地直接告诉你。这也非常符合我的性格,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么写文笔不够文学性不高,但在我看来,好的文笔是可以通过文字,直接让读者还原出你描写的场景,明白你说的意思。可能你要表达的深层次内涵不一定品味得出,但我却不会制造任何字面上的阅读障碍。

维特根斯坦认为,一切虚无缥缈的东西都毫无价值。我赞同这个观点,我讨厌那些无病呻吟的做作,不懂装懂的相互吹捧,显得自己思想高深。既然要讲故事,就要实实在在。这就是我的创作理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