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是不是很熟悉?如果你订阅过“得到”APP上面的超级个体专栏,你就会知道,这是古典老师的栏目口号。
刚开始没听懂,没深究,就当一句普通句子来看待的(古典老师你别伤心啊),后来才发现,“不确定的时代”这个概念早已被用滥,很多书的封面上都有它的影子,王石在《开讲啦》的演讲稿的标题就叫《不确定的时代,如何拼自己》。吴晓波也说,我们正身处一个高失衡的不确定性时代。原来是我out了还不自知。可是,又有哪一个时代是确定性的?只是相对工业时代而言,互联网时代的不确定性变成了常态罢了。
互联网时代人类有个基本的社会心态,那就是焦虑。好像每个人都在焦虑,尽管焦虑的心情人人相似,焦虑的原因却各有不同。
在这个全民焦虑的时代,你焦虑了吗?
我们这些所谓“成长控”,是不是都患上了“学习焦虑症”?
所谓焦虑,往往来源于恐惧,主要是对未来的恐惧。这是一个一切都不确定的时代,我们不仅害怕失去未来,更害怕失去现在。我们就好像在一个机场排队安检,只开了一个窗口,排队的人特别多、队排得很长。我们排在后面,所以很着急,左看右看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排到。
当队伍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旁边突然开了一个新的窗口,这时,排在队伍最后边那些人会不假思索地冲过去。他们跑得最快,因为他们在原来的队伍中没有任何留恋的东西,撒腿就往那边跑。排在前面的人会跑过去吗?不会跑,因为马上就到自己了。
这时最难受的是那些排在原来队伍中间的人。跑还是不跑,这是一个问题。一犹豫、一迟疑,就排在了两支队伍的最后面。我们基本都是这拨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原来的队伍中还有点安全感,因为也算是在中间位置,还说得过去。可是,一旦情况发生变化,结果就不一样了,就会被时代甩在最后。
这个故事,我是从脱不花那里听到的,听完顿觉脊背发凉。这跟昨天张泉灵那句话不谋而合:放下,才能看到新的机会。
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我们如何确定地活?那就是深刻理解“人生无常”,随时准备放下过往的荣耀,迎接新的机会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