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买来《朱生豪情书全集》已久,然而生活琐碎,不曾拆封,它一直孤零零的躺在书柜的角落,每晚看着我伴着手机入眠。
这几天读朱先生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先生的才学让我惊为天人,这样的才华卓越的男子,写起情书来,该是令人无法抗拒的。
于是翻出来看看,越读越有味道,民国时期读书人虽少,但很多家学渊源,加之旧学功底深厚,把情书写得缠绵悱恻,情真意切。
如果放在现在,先生们个个都是撩妹的高手。
书的扉页,是朱生豪先生年轻时的照片,眉目疏朗,白衣翩翩,用帅气形容不够准确,只能说具有那个时代沁浸在文化中的书卷气。
有些人,明明可以靠颜值,却还能用才华让女子倾慕。他所有的情书都写给了宋清如,纸短情长,道不尽的深情,说不完的眷恋。
我们的这个时代,大家都很着急,着急去寻找爱侣,着急去说出爱你。我们的时代,通讯也无比的迅捷,但读着一封封纸质的情书,却仍觉得内心感动。爱情发生的时候,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美好,心中渐渐柔软,字里行间,一片深情。更可贵的是情深不负,还能结为夫妇,虽世事无常,途中失伴,但毕竟不负姻缘,一起走过许多的时光。照片中,两人眉宇之间,多是幸福。
1994年,朱生豪先生去世五十年后,宋清如女士仍然深情的怀念她的伴侣,在《寄在新信封里的灵魂》一文中写到:人生如梦,往事如烟,时日忽闪,你离开人世,已经有五十年了。
情深不寿,慧极永伤。大抵世间的事终不得圆满,生豪先生只活了三十二岁,就离开了他一生挚爱的妻和子。但短暂的一生里,他留下了三十一篇莎翁译作,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给妻子留下了308封情书,让爱情在纸间流淌。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写给宋清如女士的书信。书信里面,他对宋女士的称呼都是不一样的,在第一封“浪漫”里简称宋,在“离别”称“清如”(宋清如这个名字起得太好了,读起来口齿生香)还有称“好人”、“好”的。
不同的称呼有不同的情绪,但多是想念和离别的痛苦。
不知道宋清如女士读这些书信是什么感受,大概也会嘴角上扬,幸福微笑吧。
夜来忽梦少年事,唯梦闲人不梦君。朱生豪先生去世之后,也不知道宋女士会不会有这样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