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3

我温柔对待生活,生活却给我无情的打击


                                             ——心理成长是一条持续不断进阶的路


文:狄佩丽(一枚爱学习爱思考爱猫的女士)

走在心理成长路上,与同行们一起学习交流分享,将学习到的内容指导生活实践时,会感觉特别幸福快乐,心理价值特高,自豪感油然而生。

认为自己是一枚学习力特强的妈妈;为了自己、为了亲爱的他、为了孩子,我专注提升自己对世界智慧反应;觉得自己如此与众不同,觉得自己就是导师的另一个翻版,特有智慧、特有能量,生命绽放的精彩莅临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发现这种高能量体验,逐渐消失,自已也被打回原形。你渴望用学到的“术”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生活,生活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一次又一次的给你打脸,丝毫不留情面。

应验了一句话:我温柔对待生活,生活却给我无情的打击。

失落、抓狂、愧疚的情绪会涌向心间,我们不断的自我攻击,说好做一枚好妈妈,孩子没有达成我的期望,就甩脸给情绪;看到周围比你优秀的、比你富有的、比你精彩的,会自卑、羡慕、嫉妒、不甘的情绪在脑海中冒泡;说好的要尊重平等看待周围的人,怎么看到在辛苦工作的人们,内心的优越感、同情心及可怜情绪升腾着……

面对这日常生活场景,亲爱的,我们最原始最本能的反应是什么?

妈妈愤怒对你说:养你这样的孩子有什么用,老了我也不指望你啦。

另一半用失望的眼神对你说:都是你把孩子惯坏了,现在他这个样子。

学生用仇视眼神狠狠对你说:你算什么老师,我的事情不要你管。……

生活不是演戏,不满意可以修改剧本,可以NG几十遍才能拍出我们如愿的画面。面对现实生活的我们往往呈现最真实一面,已经习惯化了的自动思维+情绪形式,凭什么你可以如此评判我,凭什么你可以指责和批评我,我要做一个好子女、成为一个好妻子、好母亲,一位好老师……愤怒、委屈、无力、羞愧等情绪,以及身体已经习惯化的机能反应——脑门充血、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全身发抖……

著名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说: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一旦我们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

为了解决父母自动化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如今市场上就出现各种针对父母成长的课程,有些课程潜在的警告你,你不学习就对不起孩子,不学习就不可能成为好父母,智慧的家长都会参与,积极参与的家长你会有突飞猛进的改变……学习我们的课程,你生活中面对孩子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那其实是个巨大的坑,之后你将努力去填补一个又一个自己挖出的坑,一方面课程学习无形中给你种下,做优秀父母的高水平期望,学习时满眼望去周围都是高频高智慧的人,我必须去融入这个环境,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的自己,面对客观事实的挫败感和无力感,焦虑愧疚便无法抑制的产生,我不是一个好父母,这么简单的一句“我爱你”、这么一个简单的拥抱我也做不到,不断对自己进行自我攻击……

情绪就像瘾头,通过生活情境,不断去体验这种熟悉的感觉,在焦虑、烦躁、羞愧的场域无休无止的浸泡。我们不断地刷生命痛苦的存在感,一而再再而三对痛苦情景重复咀嚼反刍,耿耿于怀却深陷其中。

但是我依然要温柔而坚定的告诉你,处在当下时代的我们必须要学习,没有秘方、没有绝招。

学习一定是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整合、自我完善的道路。

心理成长一定是一条持续不断进阶的道路。

走在成长路上的我们需要培养心态,更好更坚定走好当下的路:

1、耐得住性子,面对缓慢成长的自己

记得一位心理学家感叹过:真正精通读透心理学需要三辈子,心理学太博大精深啦。静下心来将学到的懂得的道理,切切实实的运用于生活实践,不断在生活中静观自己的行为和语言,觉察自我内在的信念和观点,勇敢向自己阴影人格进行剖析,我的是无能的、我是不好的、我是不优秀的……当你能中正看待这些评价时,而不受影响时,说明你的考核就过关了。这一定需要经过漫长的岁月,基本上在心理学浸泡超过十年的人才算吧。

2、立即应用比知道更重要

有一张图篇深刻揭示这个道理,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做知识的教练,将学到的原理和方法立即运用于实践,并进行总结反思提升。坚信一定对生活的改变起着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我们周围一些人,忙着去报各种各样的课程,自动思维、情绪行动生理反应方式照旧。学归学、生活归生活,谁也不干涉谁?不知道自己学习的初心是什么?

3、保持谦卑的学习心态

带着谦卑的心态,带着多元化思维去接触新的知识领域,让自己内心的地图不断拓宽。知识没有好坏,我们要排除那种二元对立思维去对待学习。当你用非黑即白观点去看待学习时,割裂、撕扯、矛盾的思想,必然会导致你内心纠结能量的内耗。

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心灵渴望成长、心智不断成熟、潜能不断释放,聪明的你将不断挑战自我,让自己生命更加丰盈而幸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荐 语 作为群居动物,我们很难摆脱他人对我们的影响。 下雨天,从你身边呼啸而过的车可能溅你一身泥点,从你背后走过的...
    辣姐姐正心正念生活阅读 3,262评论 0 0
  • 恼人的行为 最近,可可妈妈向我反馈: 可可在家与弟弟玩玩具的时候,原本两个人玩得好好的,弟弟会故意碰可可的东西,而...
    谜婷姑娘阅读 3,914评论 0 0
  • 今天通过阅读了解了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投射理论的有关知识。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当代西方心理...
    杨园园1987阅读 3,180评论 0 0
  • 由于自己的的情绪与状态一直都不是令自己满意,我开始进行了走自我的探寻,如果说我的内在驱动力的话,就是我曾经对自己太...
    芒草萋萋阅读 2,900评论 0 0
  • 检视阅读这一部分,是我日常阅读最常用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于工具学习类书籍的阅读。 貌似框架的搭建可以让我更加清晰的...
    多肉安安阅读 1,28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