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磨砺 破茧成蝶

          “破茧成蝶”是每个人的梦想,然而蜕变的过程却是漫长而痛苦的,为了明天的美丽飞舞,唯有选择今朝的艰辛挣扎。每个人的成长,需要我们勇于承担职责,挑战困难,这就像是蝴蝶的蜕化过程,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挫折、曲折、坎坷,唯有勇敢向前,坚持奋斗,不断磨砺,才能破茧成蝶。始终坚信:人生航船由我们自己掌舵,只要鼓起自信的风帆,就能战胜风浪,抵达美好彼岸。 

        一、自我成长分析  

        (一)我的心理发展史  

        1982年,我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亲都是普通的农民,家里还有慈祥、善良的祖父母,因为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全家人疼爱有加,倾注爱心与照顾,使我在幼年期安全的需要和爱的需要得到满足。由此形成了我对人的基本信任感、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生活的满足感。 

        步入童年期,迈入小学,因为聪明伶俐,学业成绩优异,老师、同学都很喜欢。担任学校大队干部、班级班干部,总能出色完成老师布置、安排的各种工作、任务,和同学们的关系融洽而亲密,初步养成了自信、阳光、负责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不好的事情总是来得猝不及防。青春期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在青春期阶段遭遇家庭变故,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不幸离世,整个家庭的天塌了。初二时期,正值青春期,敏感、好胜,把所有的悲伤自己扛,外表坚强,内心脆弱。

        母亲坚强而勇敢,一个人扛起家庭的所有重担,更加辛勤的劳作,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依靠卖早点,负担我们姐弟两个人的学费,母亲给了我们坚强的力量,榜样的示范,我只能化悲痛为力量,所有悲伤埋在心底,所有痛苦不与人说,更加刻苦、努力的学习,受到母亲的影响初步形成了坚强、勇敢、凡事追求完美的性格。

        中考成绩本来能上高中,能去往梦寐以求的大学,可是,由于家庭突遭变故的原因,考虑到家庭现状,放弃了读高中,选择了师范学校。带着一丝遗憾迈入师范的大门,也挥别了自己的大学梦和大学生活,内心遗憾而失落,也成了永远不能实现的痛。    

        进入师范后,和同学们相处愉快,师生关系融洽,学业虽然紧张,但自己积极努力,在三年师范毕业拿到中师文凭的同时,自修拿到了大专文凭,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我的青春时代,正是琼瑶小说在学生中泛滥的时候,我也很快加入到“琼瑶迷”的行列。琼瑶对完美爱情的勾画,对男女主人公的唯美描写,对感情的那份执著,深深地感染着我,改变了我整个的认知世界。当时,对爱情、婚姻有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憧憬和渴望,人也变得感性和忧郁,喜欢幻想,同时让我对爱情和婚姻感到迷茫,既渴望又恐惧,这种矛盾一直冲击着我延续到青年期。  

        参加工作后,因为我较好地遗传了母亲的优点:能吃苦、肯钻研、有热情、有思想、执行力强,因此在工作中鹤立鸡群,在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不久就被提拔为学校中层干部。事业的长足发展,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认识和感悟。教师的工作点燃了我的激情,真正地体会到什么叫责任,什么叫伟大,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我的梦和他们的梦巧妙的编织在一起,慢慢升腾,形成无形的巨大的磁场,曾经的那份喜悦、那份执著、那份感动,让我一生都永远的放不下,也正是那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成人了。               收获工作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爱情,于2003年的夏天,我认识了现在的爱人,他为人热情、谦逊、善良、有家庭责任感,尤其是他的包容打动了我,由于父亲的离去,安全感不足,总是在寻求一份安全感,他的无限包容刚好满足了这份心理,在彼此的承诺中我们很快踏进婚姻的殿堂。

        2007年女儿出生,在做母亲的道路上,一路学习、一路成长,使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促进了自己的不断成长,借由孩子反观自己,从孩子身上反观出的问题,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让我又一次回到生命原点,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给了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的动力和机会,不再过分追求完美、自己身上缺失的安全感给足她,让她拥有向上的动力、不畏的勇气。不再过分控制孩子,就像纪伯伦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中所说的:“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现在孩子步入初中,进入青春期,我又开始学习如何同青春期孩子相处,自己也在不断的心理重建,面对一个处处都宣示着长大的孩子、面对逐渐独立、自主的孩子,接纳孩子的同时,也接纳自己,用老师讲的同理心沟通的知识,去观察孩子、感受孩子的需求,同理孩子的需求,同时也同理自己的需求,沟通、链接自然而然的发生。

        回首走过的人生路,每一次的付出都是一次饱满的充实。现在的我更注重追求自我的实现,在学习中我也慢慢地懂得:面对身边的人要学会接纳、包容,少些嫉恨,多些爱心,少一些猜疑,多一些信任,努力创造真情的空间。对“成熟”也有自己的见解:我认为成熟的人是一个有“度”的人,简约不简单、放松不放纵、成熟不世故、果断不武断;自信又谦虚;懂得坚持也懂得放弃。成熟的人还应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有追求、有思想、有情趣、有智慧、有作为。  

        经过多年的历练,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深刻地体味到:人生就像登山,别愁这世上已经没有更高的山让你去攀登,山在你的心里,每个明天都是一座山。就像那句广告词:人生最难攀越的山是自己,只要一小步,也有新高度。因此,我为自己确立了每一阶段的奋斗目标:完成家庭教育指导师、儿童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的学习,做一名合格的咨询师;开办讲座,培训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学校的学生家长;开办区域内教师、学生心理诊所,解决教育群体的困惑。  

        我深知攀上这一座座山峰,需要克服种种困难。我觉得自己需要加强的五个方面是:1、完善人格,永远积极、乐观。2、学会坚持,永不退缩。3、修炼境界,心静如水,心态平和。4、不断学习,充实提高,精益求精。5、学会感恩。

 二、职业行为分析 

(一)我需要做什么准备才能成为一个家庭教育指导师 

1、从职业经历看,我有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基础  我从事教育工作20年,因为喜欢心理学,业余时间坚持进行心理学课程的相关学习,在学校里坚持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家庭教育方面的讲座,接触大量的儿童、家长,注重和家长的沟通、交流,积累了许多心理方面的宝贵经验。  

2、从人格和能力看,我具有成为一个合格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条件  首先,我具备成为一个合格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个性品质:在心理健康的状况下,我的情感丰富而稳定,处事比较理智,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为人随和热情具有亲和力,尊重他人,而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心。  其次,多年的教育管理工作培养了我敏锐的观察力、洞察力并善于思考,关注他人的感受。同理心沟通的技巧,让我明白要通过沟通到达“冰山”之下的感受、需要,才能让由衷的给予得以发生。 

 3、从客观现实看,我所关注的教师、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令我担忧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管理者,我切身体会到教师们那种巨大的职业压力,职业倦怠,教师不能静心教书育人,要应付很多社会性的事务性工作,缺少职业的幸福感、成就感。教师普遍表现为焦虑、烦躁、不安。在这种压力之下,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教师根本就难以胜任教师职责,更谈不上保证教育质量。  

        长期高负荷的工作,使这些教师无暇料理家人的生活起居,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自己的子女的学习和成长,久而久之,快乐从工作和生活中渐渐淡去。心力交瘁之余,老师很难有时间静静地读一本书,不能及时了解新事物,更新知识,教学水平常常停滞不前。老师情绪不良时会无意识地把学生当成发泄愤怒和不满的替罪羊,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更严重的是会被学生投射到未来的人际交往上。  

        而除了教师之外的学生群体,心理问题、自杀现象越来越低龄化倾向,学生的心理能力差,抗压能力弱、玻璃心等心理问题凸显,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我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学生们解决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使老师能够幸福生活、幸福工作,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为一名教师,我愿意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青少年心理的发展,为国家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作为一个母亲,我愿意同普天下的为人父母者共同探讨亲子教育,为我们的孩子撑起一片成长的蓝天;作为家庭教育指导师,我愿意同各位同仁一齐共同探索,为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扫除心灵的尘埃。

                                      家庭教育指导师作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