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豆豆三部曲片言杂感浅浅谈】

      《背叛》、《遥远的救世主》、《天幕红尘》是豆豆三部曲,有各种资料显示说它们依次是:写人、写神、写天地规律,即“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人生认知三境界,堪称人生觉悟三书。

        因为一些机缘,我读的顺序是:《遥远的救世主》、《天幕红尘》、《背叛》。也许恰恰因为此,我对其中男主人公的认可和欣赏也是这个顺序。三部作品中塑造的三个男主非常相似,都属于高人,但又表现在不同层面上。

        奇怪的是,因为自己的喜好,竟然发现最喜欢的丁元英是唯一活到最后的人,而叶子农和宋一坤因为一些原因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那就说说这三个男主吧!

                                  一

      《背叛》中的宋一坤为了回报夏英杰的爱,他用自己的方式给英杰最匹配的爱,让人震撼也为之感动,可是终究狭隘在物质追求上,缺了良知和正义,最终害了英杰和他自己。

      正所谓“有术无道,止于术。”

                                    二

      《天幕红尘》的叶子农是这几个男主中活的最纯粹最透彻的一个,他对人性的研究,对天地规律的研究不仅仅是在理论层面上,他本人就是那样做的。这不是容易的事!他在做事、做人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他的“见路不走”就是最好的证明。不同的人对此理解不同,罗家明完全错误的理解葬送了他。

      其实,“路”就是经验,教条,不是排斥,而是“不唯”!不唯教条,不唯标签,不唯模式,成功经验不可复制,不高估自己的能力。

      “见路不走”其实是世间所有人做事的最佳方法,前提是能够把握好那个度,我们可将其奉为做事成事的人生信条。

        叶子农本人的透彻也表现在他被子弹击中,面临死亡时的纯粹与宽容,那句平平常常就像随便聊天说的一句话“就是人的那些事......”这样坦然的就此终结了一生。

        叶子农,活出了通透,一切都可包容。所以做事的时候才放的开,对所有会呈现的后果也都能够先知包容,真正活出了纯粹透彻。

        可是,世间又有几人可以活出这样的通透?对人生,对关系,对生死都能够如此通透。对于我们这些平凡人平常人,即使到不了这样的境界也莫要强求,不如按照自己的心意真实活着。

        忠于自己的心,随时保持开放的态度,对每一个当下的行为有觉知,即使做不了大事,这样活着,离真相也会越来越近,终究是行走在灵魂进阶的道上,这样子的踏踏实实本身就是不虚此行。

                                  三

      《遥远的救世主》丁元英的那首《自嘲》,还有后来和韩楚风一起去五台山拜访智玄大师的那首《悟》,我们看到了一个很有才华的穷酸文人,也看到了一个参禅悟道的高人,连智玄大师都说丁元英离悟道再差一步。

      最让我有云山雾罩,高深莫测,又有如醍醐灌顶之感的就是丁与大师的对话,通过大师的稍稍改动,那首诗的意思没变,但意境又完全不同。

      悟道方知天命,

      修行务取真经,

      一生一灭一枯荣,

      皆有因缘注定。

      “悲喜如是本无分别,当来则来,当去则去,皆有因缘注定,随心,随力,随缘。”

    “神就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律如来,容不得你思议,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

      元英和小丹灵魂匹配,彼此深爱!他懂得小丹的告别,所以不言语不奉劝。欣赏和深深懂得小丹“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的自由洒脱。

      这就是那天国的女儿,有着永生的魂,永生的美!

      “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一分癖性。”智玄大师这样说丁元英。

      其实,我最想说的是,丁元英身上的德性,还有道性。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元英难道不是“有道有术”吗?

      每个人都有佛性,可不必成为佛。元英的行事风格和叶子农的“见路不走”如出一辙。对小丹索要礼物的回馈明知是一个神话,也认认真真去践行,我始终觉得这是一份难得的真诚。

      这个过程里,遗憾的是刘冰,林雨峰的死,可是追究起来他们的死是死于性格,死于人性,死于羞刀难入鞘。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他们的死让我们看清了一部分人性更深层的东西,也算是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

      在和小丹的相处中他多次提醒,希望小丹离开自己的职业让她更有价值的活着,可是他又能完全理解懂得小丹,以致于小丹面临危险时给她电话,他只是静静地听着,因为他知道这是小丹在跟他告别。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丹的精神形象高大,她的灵魂在引领着他,“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啊!惟他懂得。

      丁元英的身上,包含了宋一坤的重情重义,包含了叶子农的行事风格。除此之外,他对人性的认知,既有严肃通透又有癖性的一面,对爱人尊重懂得又欣赏。当然,他也有一些不足,可是这样的人才是真实的人。

      人世间一遭,能够活成这样的人生才有意思,不是吗?我们借这副肉体来到人世间,也是因缘所致,极不容易,唯珍惜每一个当下才不枉此生。

      人能健康平安地活着的时间不可捉摸,应该珍惜并去享受。

      但何谓“享受”?值得我们好好琢磨和探讨,它绝不是一味的物质享受和满足贪欲。

      人性在物质世界中倾向舒适安逸,但灵魂的漫长学习本质上是一场苦行。

      灵魂需要足够的受苦、学习、行动与纯化的进程。我们的生与死是共存的。值得认真思考死亡,并以此认真地珍惜活着的时间。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修行”。

      修行路上,在每一个体验中觉,在每一次反思中知,悟道、求术,真实的活着,包容的活着,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背叛】 年轻漂亮的南国女记者夏英杰,自从受朋友之托,去监狱探望了一个偷税漏税的犯人后,被他留给妻子一句深奥莫...
    心静亦然阅读 7,974评论 0 2
  • 最早读三部曲,惊叹于主人公的组局、布局、成局的能力。 从互联网拥簇的评论声中,也可见一斑。 颇有一种神化的趋势! ...
    产品人卫朋阅读 3,865评论 1 2
  • 去年春节由于疫情宅家刷抖音偶然刷到关于《遥远的救世主》其中一个片段的介绍,感觉像是一部很有感度的小说,片中提到这部...
    美欣阅读 8,262评论 0 2
  • 三部书讲的都是一个得救的故事的,如果串起时间线,不考虑空间、事件的因素,你可以试着这样考虑,这三部书,实际上讲的是...
    alexkingjs阅读 14,016评论 0 9
  • 当提起豆豆这个名字时,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甚至会感到陌生,但一提到她写的三部小说,你一定会有所耳闻。 豆豆是个十分...
    吴立言Aice阅读 6,14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