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姥姥和老姥爷一辈子没有分过家,所以照料老姥爷(也就是我姥姥的公公)这个任务一直由我姥姥负责的。
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先给我老姥爷吃,家里有什么活却都是我姥姥自己干,我老姥爷只负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可以了。所以,在我眼中,姥姥的一辈子都在忙忙碌碌。
后来,老姥爷年纪大了,去世了,当时老姥爷96岁,我姥姥也已经78了,是个快80岁的人了,虽然年纪大,但是我想终于姥姥可以为自己而活了,可以享受自由的时光了,好好的照料自己,享受儿女的孝敬,毕竟他孝敬了自己公公一辈子,孝道的传承应该继续吧。
我姥姥是有两个宅子的,一个已经破旧荒废了,平时放点杂物什么的,另一个呢,就是现在姥姥自己住的这个,还是挺宽敞的,养着鸡,种着花花草草,好不惬意。
但是,天总是有不测风云,人也总是有旦夕祸福。生活总是这样,就是不会让人过的特别顺心。在我姥爷去年一年后,政府突然下来了政策,由于要对乡镇进行规划,所以一部分宅子要拆迁,很不幸,我姥姥所住的地方就在拆迁范围内,两个宅子都保不住了。眼看着一个80岁的老人就要流离失所,离开住了一辈子的家。我想姥姥她当时内心的悲痛,内心的绝望,绝对不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可以体会的,我想她当时肯定抱怨过自己命苦,肯定半夜会偷偷流泪。
政策下来了,拆迁是肯定的,所幸政府给的补贴还是不错的。两座宅院给补偿了两个宅基地,还给了几万块钱(具体多少我就不知道了)。我的两个舅舅都很开心,每个人分到了一个宅基地,还有钱。
分财产的时候很开心,但问题来了,老人该怎么办,谁来负责,来跟着谁住,这孝道的传承传承的怎么样呢,我的舅舅、舅妈能像我姥姥那样孝顺自己的公公婆婆吗?
答案当然是不会,差的那可不是一点半点。当时,分财产的时候。我的大舅舅多要了很多钱,说要给我姥姥盖一个住处。当时左等右等,也没见其行动,反而像踢皮球一样把责任往外踢,把姥姥往外推。于是我的小舅舅就给姥姥找了个临时住的地方,条件特别的简陋,一个很久没人住过了的院子,一个杂草丛生荒凉的院子。我的姥姥以后的生活就要在这里度过了。
也许是搬到这个院子不适应,也许是为儿子们的行为感到伤心,也许是自己一个老人独居很寂寞,也许是年纪大了,环境又太差。我的姥姥病倒了,一场大病,差点就没了,幸亏抢救及时。我时常在想,姥姥过世前的最后一两年究竟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生活,她的内心到底得有多悲伤。
出院之后,我的姥姥就开始在几个儿女家里轮流住,也许那段时间是开心的,因为终于有人陪伴了,不再孤单一个人,也许那段时间是难过的,毕竟不是自己家,在外漂泊,总是没有归属感。
最后,姥姥决定要回自己家,即使是个破旧的地方,也是独属于自己的,那是自由的味道。
再后来,我一直在外面上学,没有怎么去看姥姥,再之后就听到了姥姥的死讯,我妈当时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她嗓子都哭哑了,我想他之所以哭的这么厉害,一方面是自己的母亲,最爱自己的人去世了,另一方面,就是心疼,心疼姥姥的一生,活得太过艰辛。
后来,我又听母亲说,在姥姥去世的前一天,两个舅舅家吵架了,就因为姥姥应该住在谁那的问题吵架了,小舅妈说过年你就得去大哥那边去住了,当时钱都给他了。但是我大舅那边一点让她去的意思都没有。姥姥老实了一辈子,一辈子从来没有争取过什么,一辈子没有与别人吵过架。如今她遇到了有生以来最大的难题,过年时她究竟该住在哪里。
之后,没过多长时间,姥姥犯病了,也是那么巧,打电话叫救护车,竟然一辆车都没有。等到舅舅把人送到医院时,姥姥已经奄奄一息了。小舅舅还是孝顺的,我至今还记得他哭的样子,趴在地上,怎么拉也拉不起来。
曲终,姥姥再也不用担心住在哪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