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眼中的“努力”和“坚持”,在一些人的观念里也许根本不存在。
当赞叹他人有如此大的毅力去完成一件事情时,可能没有想到:在对方眼里,那根本无需毅力,因为那是一个刚需,是一种习惯。
将某个行动形成刚需、养成习惯,有没有什么策略呢?还真有:
无论做什么事情,在开始之前,都要想尽办法为这件事情赋予极其重大的意义,甚至多重重大的意义。
一念一世界。人与人的差异,往往只是一个念头的不同造成的,可实际上的价值差异,确是整个世界。
因此,当决定习得某项技能的时候,想办法为它赋予多个正面意义。除此之外,还可以为“没有它的存在”赋予更多负面意义。拿出一张纸,花几天甚至几个月罗列一下:
若没有这项技能,现在有什么事情我根本做不了,或者根本没有机会做?
进而,我在将来会遇到什么困难,会失去什么样的机会?
若最终没有掌握这项技能,我就会和哪些人一样?他们的生活究竟因此变得多么凄惨?
不仅要罗列,还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你们想象出来的细节“栩栩如生”地写下来。
另外一个尤为重要的技巧是:想办法去寻找拥有那项技能的人和人群(买房、学开车等都是社交化学习),尽量与他们共同度过大量的时间。如果没办法一对一交流,也起码要时刻关注他们(这就是想办法“从物理上接近目标”)。
现在就开始更新“操作系统”,把“努力”、“坚持”从系统中删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