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这几天,晚上的梦都很奇怪。
要不就是自己忘记上课,没有人看学生。
要不,就是买水果,买回来发现都是坏的。
要不,就是梦见已经不在的外婆。
以为自己一直是心思简单快乐的人。
以为这些白天自己从来都不会想。
梦是潜意识。
原来,潜意识里有那么多负面的情绪在。
我没有察觉。
最近看了两本詹姆斯·艾伦的书,非常坚信思维决定业力。
内心决定境遇。
有形的世界,是因为有无形的世界支撑。
默默决定,从积累口德起,不说三道四起,不听别人说三道四起。
慢慢净化内心的杂质。
最近再次读到纪伯伦的诗。
面对孩子准备发火就默念。
可是,有两次还是没忍住。
他的灵魂,在我永远无法抵达的明天。
爱他,保护他的身体。
无须触碰他的灵魂。
这几天没有到大自然里走走。
等到周末,一定要去看看山,看看花草树木。
外面的蛙声阵阵。
今晚听了觉得扰心。
往日听了,却觉得平静,好入睡。
孩子。
孩子睡得很香甜。
感恩。
女儿腋窝下的疤,时时提醒,我应该感恩。
当时说过,只要她没事,以后我再无其他怨言。
现在面对孩子的胡闹,又开始忘了,想要更多。
及时制止这样的贪念。
最近在看《富兰克林传》和《我必重建我的生活》。
前者是因为看到很多书里都提到,包括卡耐基《人性的弱点》。
后者,买了一个多月,没打开看。
以为是关于女性心理成长类。
结果发现,应该是生活美学类。
里面的角度很特别。
生活精致到骨子里,才会写出这样的东西。
最近看詹姆斯·艾伦,说人不能有太多声色之欲,口腹之欲,不要太重于身体感官的享受。
《富兰克林传》里也提到,富兰克林从来不记得自己吃过什么,旅行也好,出差也罢,回来问他吃了些什么,他是无法想起的。
富兰克林说,因为小时候跟父亲一起吃饭,父亲和宾客的高谈阔论把他整个人吸引过去,根本不会在乎食物。
以至于后来对于食物都不会刻意追求,但求裹腹。
对此,我感到无比愧疚。
我把食物看得很重要。
无论是去哪里,我不能接受草率用餐。
我就想吃自己想吃的,有时候即使很贵。
其实,不过度享受声色之欲,这些和精致生活,也并不冲突。
生活可以很简单。
可是,精致和美,也是要懂的。
这也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因为心有点不安。
打开电子书之前,想写一些东西。
随想都记下来。
这个星期的任务,不说三道四,不听别人说三道四。
养成习惯,生活就会改变。
最近回家,开始跟同事联系比较多,陪孩子的时间少了。
从今天开始,回家丢手机。
专心陪孩子。
特别是妹妹。
我要想想,我怎么跟她用心地玩那些无聊的游戏。
丢掉手机。
又拿起书。
居然静不下心陪孩子。
是不是因为这样
所以才,觉得生活没过到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