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随笔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不知道不觉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那就是小暑。

最近的天气实在太炎热了,周末都达到三十八、九度。过段时间气温估计会更热,又会超过四十度。老家也是热得不行,几天没有下雨菜园又干旱。这几天打电话回家,都会叮嘱父母尽量不要外出、多喝水。老人总是闲不住,很怕他们出门劳作时中暑。

当阳光愈发炽烈,将大地烤成一片貌似火炉的海洋;当蝉鸣逐渐喧嚣,小暑就这样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它宛如一位热情的使者,拉开了盛夏的帷幕。

小暑时节,大自然仿佛被一只无形却充满力量的手精心雕琢着。田野里,庄稼在烈日的照耀下茁壮成长。玉米秆挺直了腰杆,叶片在微风中沙沙作响。水稻则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涌起层层绿色的波浪。散发着淡淡的稻香,让人仿佛已经看到了秋收时的丰收景象。

池塘里,荷花正开得如火如荼。“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如娇羞的少女。有的花瓣已经完全展开,露出了嫩黄色的花蕊;有的则还是花骨朵儿,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仿佛在积蓄着力量,等待着绽放的那一刻。荷叶则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为水中的鱼儿撑起了一片清凉的世界。

那此起彼伏的蝉鸣,更是小暑时节最独特的音符。它们不知疲倦地藏在树枝间,用那清脆而又响亮的声音诉说着对盛夏的热爱与赞美。每一声蝉鸣,都像是大自然的心跳。节奏明快而又充满力量,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热烈与奔放。

每天晚上下班回来,都还能听见蝉鸣的声音。树下也有人在打手电,估计是在找知了。据说那是一盘价值营养丰富的美食,好像山东人很喜欢。

小暑不仅是大自然的一场盛宴,更是蕴含着丰富人文内涵的节气。在古代,小暑时节有着诸多独特的习俗。

“食新”,是小暑时节的一项重要习俗。在过去农民们会在小暑过后,将新收获的稻谷碾成米。做成香喷喷的米饭,然后祭祀祖先和五谷大神。感谢他们的庇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也会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品尝新米,共享丰收的喜悦。

这种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更传承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

在小暑这一天,人们会将家中的书画、衣物等拿出来晾晒。据说这样可以去除潮气和霉味、防止虫蛀,让物品保存得更加完好。这不仅是对物品的呵护,更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和珍惜。

小暑,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季节。高温、酷热、干旱,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考验着世间万物的生存能力。

小暑虽热却蕴含无限生机与希望,让我们拥抱这个充满活力的季节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