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出了个徐耀良

《聚焦红石村》

近日,常熟沙家浜老作家徐耀良出了一本新书,他打电话要我的快递地址,他想寄一本书给我。我说,我也有几本书要送给你。阳澄湖与沙家浜相距很近,开车上高速只要十几分钟。于是,我对他说,我去沙家浜找你。他说,好啊,我在沙家浜红石社区等你。

红石社区,我去过几次的。有一次,南京王慧骐老师来,我们一块在红石社区喝过茶。

徐耀良是常熟沙家浜镇文化站的老站长,可以说今天沙家浜那么有名气,有一部分功劳应该归功于他,因为他是沙家浜文学的开路先锋,他为沙家浜发表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报告文学《美丽富饶沙家浜》发表在《铁军》杂志,纪实文学《叛逆者》在上海《大江南北》杂志连载。他先后出版《沙家浜演义》等著作20部,编纂志书10余部,事迹被收录《中国新时期文化界名人库》。

上午10时许,我来到了红石社区。徐耀良的办公室在二楼,所以我径直向二楼走去。他年过七旬,早已退休,但沙家浜镇需要徐耀良这样的写作人才,所以特地在红石社区留置了一间办公室给他,他每天要到这个办公室收集资料,或者上网写作。

我真的在红石那个办公室见到他,他见到我第一句话就说:“简书大咖来哉。”原来他也是简书作者,他的简书名叫余光。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还在简书写作,真为年轻的简书作者树立了写作的好榜样。

让我感动的是,他每天在朋友圈会转发我一篇文章。这种真情在这个喧嚣的世界弥足珍贵。

我把自己的几本书递上。

他把一本新著递给我,说:“书上我已签好名哉。”

我看见了这一本新书名叫《聚集红石村》。

他说:“这是一本红石志书,有中国文艺联合会副主席高保国主编的。”

我当即翻阅起来,看到书里都是红石历史的文字。我说:“写这种志书很吃力的,主要收集资料难,还有的地名能叫得出名字,但不一定写的出来。”

徐耀良笑一笑说:“这个情况经常遇见的,那只好翻字典。”果然我在他的办公桌上看到了一本厚厚的字典,看那字典已经被翻得纸张卷了。

在他的办公桌上我看见一本连绘画,他说这是十年前他编著的,你喜欢这一本就送给你。我对别人说我书,是不会说客气的,我对他说:“这个是红色书,又写的是沙家浜,这个连绘画应该能够传下去的。”

他说:“这个连绘画卖的很好,到沙家浜景区,有游客会买,同时在网上也卖的不错。近几年我曾想再搞几本连绘画出来,但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吃饭时间到了,他非要请我上饭店,我说我与他人已经约好饭局,其实没有。真实的原因是,你想天那么热,我真不想麻烦这位老作家,我们相约等秋天相聚沙家浜,或者阳澄湖。

自左至右:著名作家王慧骐、徐耀良、本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邵兴元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新"江抗"成立80周年之际,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农民...
    余光_27f8阅读 660评论 4 9
  • 2001年10月,徐耀良送我一本签名本《在阿庆嫂的故乡》,这是他《沙家浜人》后又出版的一本姐妹篇。 他是常熟沙家浜...
    蒋坤元阅读 3,249评论 16 74
  • 文/刘品玉 我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早期从事党史工作,初无感觉,后来慢慢入门,有了兴趣,且视为职守。一名合格的党...
    余光_27f8阅读 954评论 0 1
  • 昨日,我在简书看到余光写的《文学作品大清仓》,不看不知道,一看惊呆了,原来他出版的著作真多啊,个人著作就有14部,...
    蒋坤元阅读 3,396评论 30 106
  • 今天上午,在红石村文化中心二楼《沙家浜》季刊编辑部,我们几位老友在闲聊中,讲起了“沙家浜之声”,那倒蛮有味道!你一...
    谭良根阅读 2,738评论 30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