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教学篇
内容包括:认识思维导图、数学式的思维模式、案例分析(预习,错题,知识点复习)。
一、认识思维导图
(一)定义
1.大脑使用说明书
《大脑使用说明书》是思维导图创造者东尼·博赞所著的《思维导图丛书》的第一本。本书用于指导读者去使用思维导图这种思维工具。目的在于提高读者记忆力、激发想像力、制订生活和工作计划。
2.发散性思维方式
思维导图是发散性思维的自然表达,即人类思想的第二次进化。
3.思维工具
是简单、高效、形象化的思维工具。
(二)诞生
1.发明人:东尼·博赞先生,英国,1942年出生,1964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
思维导图诞生起因源于博赞先生的一个大学老师。这位老师无名单的点名行为,引起的他的关注,并借助大量名人学习笔记进行总结。在基于研究心理学和教育学,逐步形成今天的思维导图模型,他称之为人类的大脑使用说明书。
2.过程:关注记忆、借书经历、研究名人笔记、兼职家教。
(三)作用
1.提高学习效率:例举记成语;
2.激发思维创造:促进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
3.提高思维品质:将人的思维可视化。
(四)运用
1.学习:预习、笔记、作文、复习。
2.其他:时间管理、计划安排、活动组织。
二、数学式的思维模式
(一)七个方面内容:
1.整理:分类、知识点
2.顺序概念:选择、证明
3.转换:换句话说、因果关系
4.抽象化:归纳、总结
5.具体化:
6.逆向思维:多元视觉、劈开麻烦
7.数学美德:合理、对称、一致
(二)发散思维
例如:数字60的联想——60里面有60个1,1小时60分钟,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是60度,砖石婚60年、60年一个甲子……
1.定义:一种多方向的,求异式的思维方式,通过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达到不同的结果。
2.别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
3.特点:思维更流畅,思维独特,多感官的刺激,思维的变通性。
4.数学学习应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
三、三个案例分析
数学是严密的学科,逻辑性特别强,思维导图将散乱的知识点串成整套,一提提一串。
(一)聚焦知识点:乘法口诀,碎片化学习的必要性,通过主题的聚焦来理顺。
(二)数学预习:用思维导图作预习。
1.现状:认识不足,得过且过;
2.好处:思路清晰、目的明确、可操作性强;
3.步骤:拟定提纲——包含概念、定律、公式、应用、重点、难点,阅读教材,从泛读,精读,研读,最后完成预习思维导图。
(三)错题整理:学习后的一段时间整理
1.概念性错误:如读法错误;
2.计算性错误:如看错符号,没有方法,审题不明;
3.解决问题:如缺少步骤、审题不明、没有思路。
导图
第二部分:运用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
2、估算:想被乘数和乘数最接近或等于哪个整十的两位数,那么所要估算的结果就是这两个整十数的乘积。
3、笔算乘法:(注意竖式的格式)首先要相同数位对齐,用下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依次去乘上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将所得的积相加。(遇到进位乘法时,那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4、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三 )位数,也可能是( 四 )位数。
5、相关公式: 因数×因数 = 积 验算方法:积÷因数 = 另一个因数
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