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的因,决定幸福的果

2025年10月21日星期二晴亲子日记莒县一中高中部2023级14班驰翔爸莒县第三实验小学2021.4驰程2835

内心的格局与境界,往往左右着生活的温度。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从繁华的京城到偏远的黄州、惠州,甚至蛮荒的儋州。但他从未被苦难击垮,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心境。

在黄州,他开垦东坡,躬耕劳作,写下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的千古名句;

在惠州,他发现当地荔枝美味,便有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的旷达。

正是这种随遇而安、积极向上的心性,让他在颠沛流离中依然能感受生活的美好,留下无数流传后世的诗词佳作。

反观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后被囚禁于汴京,整日沉湎于对往昔的追忆和悲叹中,写下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的悲词。

最终因情绪郁结、言语触怒宋太宗而被赐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