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6听书笔记《营造法式》

梁思成翻译建筑类书籍《营造法式》。

关于作者

王南,任教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期从事中国古建筑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著有《北京古建筑地图》(合著)、《古都北京》、《农禅寺:水月》(合著)、《乌镇剧院:并蒂》(合著)等书。

这本书以梁思成和中国营造学社同事“破译”《营造法式》为主要线索,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剖析法式,解读宋、辽、金木构建筑遗存。

近代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他不仅翻译出了《营造法式》,还靠这本古籍解开了中国古建筑的很多谜题,奠定了唐宋古代建筑研究的基础。

唐宋古建筑的核心密码,标准化。标准化的意思就是说,尽管一座唐宋木建筑浑身上下可能有成千上万个木质的构件,但是这些构件就那么几个标准形式。这就像乐高积木,它能够拼出丰富的世界,但其实基础的小方块也就是几个特定的形状。一座建筑中就算有成百上千个部件,不管形状、大小怎么变化,标准材的比例都是一样的。比如,在《营造法式》里面对标准材的比例有很具体的规定,标准材截面的高宽比必须是3:2。

《营造法式》里标准材,也就是材的比例是3:2。今天来看,这个比例是很科学的,跟现代建筑的力学计算相符,简单来说就是受力更均匀合理。但是,清代的建筑比例却变成了6:5甚至5:4,接近正方形。所以梁思成也承认,从唐宋到明清中国建筑的技术其实倒退了。

《营造天书》我们就介绍完了。梁思成通过破译《营造法式》这部古籍,发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秘密——标准化思维,同时也解决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很多重要的学术问题,比如内部结构,发展脉络等等。他用的方法是测绘。

王南老师说,梁思成先生绘制的这些图纸,图文并茂,信息量大,跟今天的“图解”差不多,也非常适合今天的“读图时代”。所以,听完这本书,我也强烈推荐你去看看梁思成的名著《图像中国建筑史》。

个人感悟: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都是一样优秀的人,梁思成确实是伟大的建筑师,为中国建筑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十三天 —— 构成佛塔顶端相轮的层状结构。 2) 三角尖顶 —— 两弧间形成的突起,特别指石造的...
    槑槑啊阅读 722评论 0 1
  • 第8章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 一、台基、踏道、栏杆、铺地 1.台基依照使用功能和外形,大体可分为普通台基和须...
    槑槑啊阅读 2,337评论 0 1
  • 博物馆以“龙泉故事”为题,办了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展览,节录爸爸的老朋友卜保怡叔叔写的这篇文章《林徽因和梁思...
    经常想你阅读 438评论 0 8
  • 家乡有南山,相看两不厌。 晨起觅曦峦,举首月在天。 日出东南隅,照我美河山! 红泥小火炉,可抵北风寒。 沿着江山起...
    云之君兮霞客阅读 474评论 0 6
  • MVC/MVT 框架 MVC是一种编写代码的逻辑上的分割模型,即把代码分为三大部分:M、V、C,每部分明确的负责一...
    Solomon_Xie阅读 28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