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觉好。 早上5点45醒, 6点起。 7点不到出门和妈妈乘6号线转2号线到虹桥火车站。 路上碰到1老者带着2位和他年纪相仿的老太太拖着行李也去火车站。 聊了几句得知他们从北京到上海游玩,现在乘高铁回北京。 老人告诉我他几乎每年都出来旅游, 在上海玩了一个多星期很是尽兴。 在候车室和舅舅碰头后不久车就来了。 我们登上的是和谐号去深圳北的高铁。 排队上车这几分钟大家挤在车门口乱哄哄的有些失控, 其他时候都不错。 我真担心万一进去不小心上错了车咋办呢?坐在旁边的一些老太太们是去霞浦旅游的, 他们在车上欢乐地说笑并互相交换着自己准备的水果。 看到他们这么幸福地享受他们的夕阳生活, 真是羡慕。 我问了他们旅行社的名字, 准备有时间也带妈妈去旅游。 动车开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绍兴, 绍兴火车站在修地铁, 去乘舅舅叫的青菜拼车走了好长一段路。 青菜拼车这个滑稽的名字让我忍不住笑, 我们坐车到古城村都快12点多了。 阿萍舅妈12:30多过来让我们在她家坐了一会, 就带着我们上山。 走过长长的山径小路, 小路旁种着绿色的庄稼, 前面是一高山。 山上随处见一坟头。 在两处竹篱笆当中我们爬上山, 路很难走,很多竹叶飘在地下滑滑的。 难为妈妈这么大年纪也爬上去了。 在外公外婆的墓前,我把带来的蜡烛,香和水果供上。(阿萍舅妈说绍兴这边不用香的)妈妈也把她烧好的菜供上并给外公外婆倒上黄酒。 想起小时候慈祥的外公外婆,我不觉眼睛湿润。 外公从绍兴到上海, 从酒店学徒开始,接着做生意,开酒店。 解放前他开的茅万茂就在淮海路光明村对面,盛极一时。 外公外婆住三楼, 楼下就是酒店。 我每次寒暑假住在外公外婆家听到1楼老酒店的喧哗还有那我很喜欢闻的的酒味。 外公去世前也是很清贫的。 我还记得我欢欢喜喜地去复兴公园骑电马, 陪我来的外公就在圈外看着。 这个场景在我脑海挥之不去。 我到上海念大学的第一年, 外婆还健在, 一次早上来外婆家, 看到她和她的朋友在淮海路上向我挥手, 也是难忘的场景。
离开外公外婆的墓, 阿萍舅妈又带我们去另一处叫坞村的地方走进去拜祭了大姆妈和大伯伯的墓。 斯人已逝,舅舅说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我们只有自己要保重。 。
我们离开古城村3点左右舅舅又叫一部顺风车带着我们到古城步行街, 在一个餐厅吃了面, 我吃的是米线, 也许是饿了的缘故, 觉得他家的面和米线真好吃。 吃完饭, 舅舅带着我们转悠找到了他们小时候住的小楼, 前面是一条湖。 妈妈也认出了这小楼. 当初是外公在绍兴买的屋子, XX时XXXX。 妈妈说外公直到临去世前都努力想把房子要回来,可惜没有成功。 外公前半生商场得意可惜后半生贫困潦倒, 好不凄凉。 我也哀叹没有遗传到外公精明的生意头脑, 只有舅舅遗传到一些。 舅舅带着妈妈看完老屋, 似乎很满足, 急忙又青菜拼车带着我们往火车站赶去。 绍兴到处在建设, 路上很堵, 还好司机给力, 我们有惊无险地赶上开回上海的火车。 6:38左右到上海火车站。 妈妈不愿打车回家, 要乘地铁回家, 我们8点回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