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这个时候,春运成了大家关注的主题,票难买,买票难,有的人排了几天几夜也买不到一张回家的车票,黄牛却赚得盆满钵满。
去年开始用第二代身份证实名购票、电话购票、网上订票,结果电话被打爆、网站瘫痪还是买不到票。今年火了买票软件,又引来全国人民的痛骂。春节期间全国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接连不断上演一出出闹剧令人应接不暇。
春节回家团圆是传统 ,出门在外的人,到了春节不管多远多难都想着回家过年,所以才有了“春运”这个词。我没有研究过春运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只是感觉这几年买车票、坐火车越来越难,这和我国人口的流动量大有着密切关系。
我不禁回想起自己在中学时代也曾经是春运大军中的一员 ,那时我每到春节都要回东北的家 。那时人口流动不大,这里所谓的外地人真是不多,但是也出现了携家带口来这里打工的人。当时我没有感觉到买票难,可还是切身体会到了坐车回家真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当时都买不到坐票,更别说买卧铺票,只好买站票 。一路检票进站都畅通无阻,上了火车就傻眼了,到处都是人,连车厢连接处都挤满了人,厕所的门开着,里面也站着人。整个火车上甚至连见缝插针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连把包放在地板上,人坐上去休息一会儿都不可能。
记得有一次,我是夜里11点多上车的,就这样一路被挤着,一直到了济南有人下车,我才找到了座位,离我上车已经整整过去了将近十五、六个小时了。期间,有好心的旅客看我只有一个人,又快站不住了,多次站起来让座,让我坐一会儿,我道了谢坐下来,坐着休息一小会儿,赶快把座位还给人家,毕竟人家也是长途。
那时的火车可不是现在的动车和高铁,火车时速最快是60公里,有时遇到其它车辆还要让路,能够平均时速达到60公里已经不易了,我记得我从上火车到家要足足用三十几个小时。
还有一次,到了南京,站台上是黑压压的人群,很多人是大包小包扛在肩上,都是农民工的打扮。车门开了,下车的人还没有来得及下车,上车的人已经蜂拥而上。实在上不了车的,一些人就打开车窗,先把行李、包裹扔上来,人从车窗爬进来。有的女同胞也不示弱,同行的男同胞在下面把她托起来,车厢里的人在里面拉住她的胳膊。哎,为了能上的了车,人们已经疯狂了,哪里还会顾及自己的形象。!
旅客上车了,各自安顿好了,车厢中又慢慢安静下来,人们又开始谈天说地。
突然从座位底下流出一条小溪,还伴着臊气。座位上的人开始大声叫骂,旁边的人开始说座位下面也躺着人呢,从上车到现在都这么长时间了,我们都去了几次厕所,这人竟然都没有出来过。不管上面的人怎样或骂或劝,下面的人依然一声不吭,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过道中坐着一对夫妇,也是农民工的打扮,大约30多岁,女的稍胖,男的黑黑瘦瘦。他们坐在自己的行李上,对周围的喧闹充耳不闻,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小宝贝可能不超过一岁吧,不知道是男是女,躺在爸爸的腿上正睡的香甜。爸爸的眼光满是慈爱地注视着小宝贝,仿佛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和自己无关,只是在有人路过的时候用胳膊肘挡一下,生怕碰到了孩子,用后来流行的一句歌词来形容真的很贴切:“我的眼里只有你”。
看到这一幕,当时的我好羡慕这个正在襁褓中的孩子,整个火车上最幸福的人就是他(她)了。等我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父母,他们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笑着看着我。
我每年都要经历一次春运的历练,上车前的迫切心情,到家后的幸福和满足,难以掩盖住我对乘坐火车的恐惧。直到现在,只要说到火车和春运,我就立马想起火车上拥挤的乘客和混浊的空气,真不知到当时小小的我是如何支撑着度过了火车上的漫长旅途。
祝愿以后每个人买车票、坐火车就象乘公交车一样方便、快捷,整个旅途都是欢乐的,因为那是回家的车,原本就应该是幸福、快乐的。
(2013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