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闲斋读诗留评 - 草稿

品闲斋续诗留评(一)

文/董华荣

      今晨打开微信朋友圈,拜读了霜叶诗社文丽华社长所发的一则帖子。她把新创作的一首《调笑令·小妹乡村学种菜》的最后一句改了二字,即把原创的“家家”改成了“倾情”。现恭录如下:

    调笑令·小妹乡村学种菜

              文丽华

        勤快,勤快,挖地栽秧不赖。江城小妹柔茹,何曾自种菜蔬。蔬菜,蔬菜,来访倾情款待。

        余读后甚为称好,便即兴留评以赞。现抄录如下以存。

        改了之后即更好了。“倾情”替之以“家家”,便化“平面”为“立体”,变“呆滞”为“灵动”了。

      其实,原创中的“家家”是多余的,“来访”二字已含之,换之以“倾情”,不仅“惜墨如金”,而且把词中女主人款待客人的喜悦心情和好客热情的态度表现了出来。不可不谓妙矣!                    2020.12.25

品闲斋读诗留评(二)

  【中吕•喜春来】元旦    张国华

      瘴瘟黄叶随风掉,子鼠丑牛好运交,寒风吉雨雪初飘。香气绕,喜讯伴新桃。 

        诗友张国华的这支散曲小令《【中吕·喜春来】元旦》基本符合该曲牌的写作要求,但稍有瑕疵。

        前三句七字句的鼎足对,基本工整,但仍有不严之处,如首句第五字用动词“随”而二、三句却分别用“好”、“雪”,显然词性不符。其次,从逻辑上看,建议二、三句对调便更顺达些。            2020.12.31

品闲斋读诗留评(三)

        昨日读诗友张国华的《【中吕·喜春来】元旦》后在留评里提了二点修改意见,作者欣然接受并当即作了修改。现恭录如下:

【中吕•喜春来】元旦

张国华

      疫瘟黄叶随风掉,细雨寒霜伴雪飘,丑牛子鼠顺岗交。香气绕,喜讯伴新桃。 

        作者这样一改,对曲牌所要求的前三句为“鼎足对”便做到了,且比原作更顺溜。

      这首散曲小令经此一改,的确好了很多,可谓“诗不厌改”啊!而且通过改诗,自己也得到了一次升华。

      为精益求精,窃以为仍有可“推敲”之处。如第三句中的“顺岗交”似乎为了对仗而牵强了一些。建议将“顺”字换成“把”字如何?虽说“把”字是口头语,似乎不太雅,然用在散曲中正合其语言特点,且读起来比“顺岗交”顺溜多了。

                          2021.01.01

品闲斋读诗留评(四)

文/董华荣

              思    乡  王怀民

      故国遥千里,离乡五十年。

      忧思归旧地,眼泪落襟前。

        读王怀民诗友这首五绝,脑子马上就呈现出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张祜的《何满子》: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此绝真有点“何满子”的味儿!

        显然,王诗是模仿唐人张祜的《何满子》而写的。王怀民老师在与我交流时说道:“我初入诗门,描摹揣度赏试而作。”

        余以为对于初学诗者而言,王怀民诗友的这种办法还是可行的,正如初习书法者临帖一样。但模仿绝不能“克隆”、“复制”!王诗与唐人张诗的写作手法、用韵以及四句的铺排是完全一样的,故读 起来颇有张祜《何满子》的味儿。但正如画家齐白石所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王诗做到了这一点,即“学”而非“似”。你看,两首诗的题材不一样:张诗写的是宫女的生活状况及愁怨,而王诗却写的是乡愁。立意大相径庭。无“克隆”、“复制”之嫌。这就体现了齐白石老人所教导的“学”而非“似”了。

                    2020.12.29于品闲斋

品闲斋读诗留评(五)

文/董华荣

        在霜叶诗社微信群里拜读了黎征峰先生的这首新作:

          登小梧桐山凌云道

坡险道窄千米长,杖藜何惧满头霜。

脚踏风云一声笑,手攀日月我先赏。觉得按格律诗之七绝来评判,显然诗中多处出律且结句韵脚押了仄声。但以古体诗来对待,却说得过去。

黎先生写诗重内容、重内心情感的表达而不囿于格律的束缚。他对其好友彭莉莉女士说过:“我真搞不清那些什么平平仄仄,年岁大了,也不愿意去学了。太费劲,随心所欲为好。”

      余深表理解。人上了年纪,无须为难自己,切莫做自己不愿干或力所不济之事。这样也挺好的。

      所谓古体诗(简称古风)就是不讲平仄的自由诗。兴致所至,即兴而吟,凑上几句,聊以自娱自乐,又何妨?

      余爱玩弄文字游戏,花点精神,动点脑筋,冒昧试着改写成七绝如下,请黎先生玩赏,不亦乐乎。

          登小梧桐山凌云道

窄道险坡千米长,挥杖何叹满头霜。

踏云足下一声喊,拴日飞天笑我狂!

                              2021.01.02

品闲斋读诗留评(六)

如梦令·那年七·一冰川旅游  朱仁江

  山下夏衫裙秀,峰顶羽绒连抖。驴友各渐行,雪幕晶莹剔透。莹透,莹透!瀑布挂如丝绸。

提几点,供商榷:

①首句“夏”改“薄”,这样“薄衫”与次句“羽绒”形成对比,视觉反差越大,冷热迥差,越能冲击读者心灵。

②第二句“连”改“仍”,以凸显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仍然浑身发抖,可谓山之高、寒之极。

③倒数两个二字句的叠韵不可与其上句所押之韵“透”相重。得改。

④结句韵脚“绸”(平声),出韵了,应押仄声韵。

                            2020.01.05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唐诗三百首详解(一 行宫 唐代:元稹(yuán zhěn)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
    汉唐雄风阅读 11,763评论 4 29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12,192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余生动听阅读 13,585评论 0 11
  • 可爱进取,孤独成精。努力飞翔,天堂翱翔。战争美好,孤独进取。胆大飞翔,成就辉煌。努力进取,遥望,和谐家园。可爱游走...
    赵原野阅读 7,718评论 1 1
  • 在妖界我有个名头叫胡百晓,无论是何事,只要找到胡百晓即可有解决的办法。因为是只狐狸大家以讹传讹叫我“倾城百晓”,...
    猫九0110阅读 8,587评论 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