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读书笔记⑦

阅读和写作,一个是汲取和输入的过程,另一个则是释放和输出的过程。阅读一本书,和作者有了一番心灵交汇的对话之后,通过写作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阅读,与作者和更多的人沟通和交流,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梳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战争前后

今天读本书的第4章,本章内容书写的顺序如下:

①通司给麦其土司家照全家相。

②黄特派员给麦其家族训练军队。

③汪波土司给黄特派员送来一双漂亮的靴子。

④土司与土司之间的战争

⑤土司家族胜利。

一、

通司为麦其土司家族照了一张像,可“傻子儿子”觉得照片上的母亲很呆板,照片上的父亲也是一副不死不活的样子。好像命定了是些将要很快消失的人物。

也难怪,我们也曾见过旧时的老照片,也许是那时照相技术有限,把人拍的不灵动,而照片又要不止一次的需要加工,所以照出来的相片让人感觉很模糊,也不真实。

或是底片太黑,太陈旧,好像硬生生的把人按压在黑白纸上一样,使人一看照片就感到心情沉闷。

比如清朝时候的老照片,那些满清贵族,那些阿哥公主,甚至那些平民百性,无一不是目光呆滞,毫无生机,仿佛预示着那个腐巧朝代的衰亡。

拍全家照,本来是一片和谐的景象,可突然隐隐的透露出后续的情节,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命运色彩,这和当时的背景相呼映衬。一看这段文字就是在给下文做铺垫,预示着不久的将来父母亲将会遭遇什么不测。

让人产生怀疑,也许黄特派员的到来,对麦其土司家族来说,并不是什么好兆头?

二、

黄特派员给麦其家族训练军队,练兵场上,士兵看似操练的尘土飞扬,但一直是喊口号,一直练习正步走,好像没有什么明确目标。对这些,土司感到很是不解。

冥冥之中,麦其土司好像有不好的预感,他立即去请喇嘛打卦,一次,两次,打卦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没有明确的答案。

于是,土司派了土司太太去打探虚实,从黄特派员和土司太太的对话中,我看到了黄特派员来此地的别有用心。

“太太,听说你是汉人啊?以后我们好多事情就要依仗你了。说不定哪一天,这里就不是夷人的地盘,而是你的封地了。”

如此看来,黄特派员是在打自己的如意算盘,它是借着帮麦其土司家族之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

黄特派员想不到在土司太太面前碰了钉子,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于是他想到了汪波土司,他想让汪波土司来做他的同盟,可没想到,汪波土司给“狗娘养的汉官”送来的是“一支漂亮的靴子”,意思是让他立刻滚蛋。

这种描写诙谐、幽默,我读时不禁“卟哧”笑出声来。

原来一直拖着不肯练兵的黄特派员,被汪波土司送来的一双靴子激怒了,于是,战争一触即发。

从这里,我看到了黄特派员的狼子野心,本想这个汉官不正式操练部队,是自有一番计划。原来是希望双方和解而为自己谋利。

退一万步想,打打杀杀又有什么好呢?其实,双方不用兵戎相见,就能和平共处,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四、

战争是什么?是让无数的无辜者成为刀下鬼,是让无数的人因为杀人而成为英雄。

战争不论是发生在什么时候,受害的只有平常老百性。

文中描写到:“有人像鸟一样从火中飞了出来,在空中又挨了一抢,脸朝下重重落在地上。”

真是残不忍睹啊,这场随心所欲的战争,却需要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去做赌注。

如果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杀戮,人跟人能和平相处那该有多好啊。

五、

麦其土司家族终于打败了汪波土司家族,欢呼胜利的声音立即在夜空中响起来了。

在这个胜利的夜晚,麦其土司看上去并不是很高兴,因为一个新英雄的诞生,就意味着他这个英雄已经衰老了,虽然这个英雄是他的儿子,可他的心里并不好受。

一边是儿子的尽情欢笑,一边是父亲的无限悲凉。

一边是为了得到了胜利的载歌载舞,一边是为了死去的亲人哀痛欲绝。

多么鲜明的对比,果真是“人类的悲欢尽不相同”啊。

人们往往只注重于眼前的一切,却看不到明天的一切。

麦其土司也一样,他只想到自己的权势,自己的胜利与否,却看不到权利和输赢以外的东西。

战争是无情的,战争过后,是多少家庭的悲剧,是多少士兵的暴尸荒野。这些士兵,可能是母亲的儿子,可能是妻子的丈夫,也可能孩子的父亲……

胜利的背后,是一群人的悲哀。狂欢的背后,还有一群人的哭泣和哀悼。

这本书里有许多描写是通过对比,在同一场景中对比两个不同处境的人,达到了讽刺的效果。

读这本书,发现这本书不论是写法还是叙事的情节,和以前读的书都不一样,这本书几乎每句话都是一个画面,像电影一样呈现在我的脑海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