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看见》    柴静

第十四章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本章讲述柴静在汶川震后到当地采访记录的过程中,通过见证各种真实的人和事,感悟到“真实”的力量。


1.    我只是在讲完一个故事,而不是体会什么是废墟下的七天,什么是二十年的一握,我讲得如此轻松顺滑,这种情况下,不管是笑与泪,都带着装饰。

        其实不管做事还是做人,都贵在“真实”、“真诚”。只是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上,又能有多少“真”?中间会渗着多少“假”?我曾被不少人“鄙视”过:“你的喜怒哀乐全都写在脸上,一看就知道”;我以为这是真,可别人觉得这是傻。我也不会说谎话,从小到大说过的谎可能手指脚趾都够数了哈哈;我以为这是诚实,可别人还是觉得我蠢,不会保护自己。虽说现在还坚持做一个真我,但我知道,这种人很难活啊。


2.    我采访过一个姑娘,她在地震中被压了五十多个小时,截肢后在病床上开始画画。有一张是她自己被压在废墟下,只能看到脸,一只手撑着头上的石灰板,眼睛睁得很大,向外看,那是她“绝望又希望”的一刻。

        她说画这张画的原因,是后来玉树地震发生,别人要她给灾民画张画来展览,“给他们画个新家园吧”。

      但她画了自己,她说:“这样才是对他们的安慰”。

      只有同样经历过无边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

        最近老是说理解理解的,真的理解有多难,相信大家和身边的人都深有体会,正如文中说的,“只有同样经历过无边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但没有多少人都能经历同样的事情,那此时就只能培养我们的同理心(Empathy, not sympathy.)换位思考,即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于人际交往过程中,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同理心的表现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问题,他们不是成人,思考不可能像我们一般成熟。更要站在不同的孩子的角度上看问题,比如优秀的孩子、和暂时落后的孩子,他们会有怎样不同的心态?我们应该如何鼓励、帮助他们?

        我还上网查阅了几点表达“同理心”的原则,认为值得分享:

1. 我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我。

2. 想他人理解我,就要首先理解他人。将心比心,才会被人理解。

3. 别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存在的自己。学会以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并据此改进自己在他们眼中的形象。

4. 只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别人。想成功地与人相处,让别人尊重自己的想法,惟有先改变自己。

5. 真诚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

6. 真情流露的人,才能得到真情回报。

      恰恰最后两点回归到“真”。就愿我们的社会都能“少一点套路,多一份真诚”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半颗橙子@半间书房 “生与死,苦难和苍老,都蕴涵在每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
    半间书房阅读 4,440评论 4 18
  • 第二次看柴静的《看见》,似乎与第一次看有不同的感觉,也许是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有了些许改变,看书时的心态也变得不一样了...
    夏沐_阅读 723评论 0 1
  • 2015年2月5日 下午5点05分 我已经等了30分钟的车 此刻 我的人生陷入了低谷。
    留子尧阅读 123评论 0 3
  • 为什么要有编码规范这么一说呢?你设想一下如果张三写代码一个风格,李四一个风格,当张三去看李四的时候他会极度的不舒服...
    FITZ9311阅读 728评论 0 2
  • 清晨 我穿过一片黄色灌木走廊 一只麻雀 在前边独行 我双手轻抚身边的鹅黄小叶 触到一阵夏天的柔软 这只寻找恋人的麻...
    庄秋水的水阅读 19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