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这样的经历吗?集中精力做一件富有挑战的事情,忘了时间,忘了周围,忘了自己。整个过程全神贯注,效率高,效果好,也很开心。许多人可能经历过,这就是flow。这个概念由心理学家Mihalyi Csikszentmihalyi提出。
研究表明,实现flow有四个条件:1)挑战和能力匹配,即挑战是我们力所能及。2)目标清晰。3)及时反馈,得知离目标还有多远。4)集中注意力。
那么,在英语学习中,我们怎样才能既学得好又开心呢?即怎样才能实现flow呢?
首先,一次学习的时间短。著名的番茄法以25分钟为一个时间段。我们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学习时间段。如果难以集中注意力,可以从短一点的时间段开始,比如3分钟、5分钟、或10分钟等,最长以不超过25分钟为宜。在这个时间段内努力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学习上。
其次,每次学习的目标明确。每个学习时段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样,学习一开始就直奔目标,不至于左翻翻右找找浪费时间。在学习时间段内只关注当前的目标,将一切其他事情暂时撇开,等学习结束后再去处理。这样避免了其他事情对当前学习的影响。
最后,学习中有适时适当挑战和及时反馈。挑战的方法很多,都需要及时反馈,举三例说明。
例一,读一遍然后想象。读一段对话或短文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材料展现的场景,想象自己身临其境,感受文字带给自己的那个情景。如果有不理解的,这时就会发现,因为不知道是什么,也就无法想象。想象就是对理解的及时反馈。不理解之处,寻求多种途径解决,然后再想象,检验是不是真正理解了。这样既加深了对材料的理解,又为后面用所学埋下伏笔。
例二,读一遍然后尝试自己说一遍。理解了材料,大脑形成了材料展示的情景,这时,尝试用英语描述大脑里的情景(如果材料是绘本,可以尝试看图描述),不会的地方看一眼材料,直至完成描述。一遍完成后可重复一遍,会发现第二遍比第一遍能说的多。如果有兴趣,可再重复一、两次,后一遍总会比前一遍说得好。这里,说是读的反馈,看原文是说的及时反馈。
例三,边读边结合实际生活,然后进行角色扮演。比如,一段对话。边读边想像自己生活中类似的情景,将对话中的人想象成自己和另一个可能出现在此情景中的人,轮流进行角色扮演。再比如,描写春天的小短文。边读边回想自己何时何地见过这样的情景,在想象中回到当时当地,自己来向别人描述春天。这实际上是在学的时候尝试用。这里,原文提供角色扮演的及时反馈,让我们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
简言之,时间短,目标明确,适时给大脑适当挑战,并有及时反馈,我们就会全神贯注朝着目标努力。Flow也就实现了。
小结:英语学习中要实现flow需:
● 一次学习的时间短。
● 每次学习的目标明确。
● 学习中有适时适当挑战和及时反馈。
(完)
如果想看作者的其他文章,可进入作者主页或直接点击下面文章的链接。
写:看图写作,命题写作,写概要,读后续写(1),(2),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