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美术馆 Musée Picasso Paris
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1881年-1973年),1881年出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西班牙画家、雕塑家。
毕加索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之一。
毕加索的艺术生涯,复杂难懂。
幸运的是他被世人接受了,没有落魄。虽然站在他的画作前,我能够懂得的,可能很少。
毕加索是少年天才,很早就表现出超人的艺术天赋。
说他是少年天才,是因为他在19岁前就有了一般艺术家达不到的高度,他的父亲为她骄傲,却也因为他的才华而搁下了自己手中的画笔。
1900年,毕加索在世纪之初从西班牙来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开始他一生辉煌艺术的发现之旅。
毕加索来巴黎,他的目的就是要寻找一片新的土地,从中得到灵感和努力的方向吧。
从1901年开始,他的画作就明显不同于当时其他艺术家的作品,有了属于他的风格,虽然那风格刚刚开始萌芽。
他是情绪外露的,低沉忧郁的时候,是他的“蓝色时期”;当他的天空明亮起来了,就是他的“粉色时期”。
1907年,毕加索完成了画作《阿维尼翁的少女》。
一般说来,《阿维尼翁的少女》是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标志着立体主义的诞生。
《阿维尼翁的少女》彻底否定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视三度空间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绘画。毕加索断然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把整个人体利用各种几何化了的平面装配而成。同时它废除远近法的空间表现,舍弃画面的深奥感,而把量感或立体要素全体转化为平面性。
强化变形,其目的也是增加吸引力。毕加索说:“我把鼻子画歪了,归根到底,我是想迫使人们去注意鼻子。”
立体主义的诞生
1908年,在巴黎秋季沙龙的展览上,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那些风格新奇独特的作品时,惊叹道:“这不过是一些立方体呀!”同年,评论家沃塞尔在《吉尔·布拉斯》杂志上,借马蒂斯的这一说法,评论说:“布拉克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他首先采用了“立体主义”这个字眼。后来,作为对毕加索和布拉克所创的画风及画派的指称,“立体主义”(Cubism)的名字便约定俗成了。
立体主义 Cubism:西方现代派艺术中的一个流派,以毕加索和乔治•布拉克(GeorgesBrague, 1882—1963)为代表。毕加索于1907年创作的《阿维尼翁的少女》The Young Ladies of Avignon(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被认为是第一幅带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
称之为立体主义,画面的呈现上却恰好相反。立体主义艺术家追求对于物象的分解与重构,将要表达的东西先碎片化,再用这些碎片化后的元素构成画面,对要表达的事物进行重新定义与解读。
他们从各个角度观察物象,再将其各种面貌置于同一个画面中,以此来呈现对物象的完整解读。纵横交错的线条和凌乱排布的阴影成为立体主义画家最突出的语言,他们完全放弃了西方传统所喜爱的在画面中追求三维空间的方式,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二维画面。
也就是说,传统绘画中的透视法,远近空间的表达,阴影对立体形象的塑造等等,这些在立体主义中都没有,倒是有一个时髦的形容:二次元。
*******************************************************
去毕加索博物馆,因为之前做攻略时的一个疏忽,结果赶上了每月第一个周日是免费日,人山人海的,排队就用了半小时。
进到美术馆里面却并不拥挤,因为有一个临时展,巴黎人都去看那个了,反而毕加索展厅的人倒不多。
当然,在这里我再一次感受到同时看到那么多毕加索真迹的奢侈。
记得在北京美术馆看到过两幅毕加索的作品,那时候的人山人海,是实实在在的。
不久前在遇见博物馆看展,只有一幅毕加索的真迹,是那个著名的简笔画《和平鸽》。
北京和巴黎,当仅仅是想要看看这些传世真迹时,这距离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是极其的遥远。
进入收藏毕加索作品的展厅,最先看到的,是两幅典型的毕加索作品:
左边的名为Couple,作于1971年;右边的名为Nu au bouquet d’iris et au miroir,作于1934年。
不同年代的作品,色彩也不同,我却觉得二者的构图莫名相像,可见都是我看不懂的画作。
毕加索也是雕塑家,作品与他的画作有同样的构思和风格,体现的也是同样的艺术思想:
流连在这里,细细品味,只拣一些我能够看懂的,好好看看。只能说,我懂得的是毕加索一个极小的片面。
他笔下的女性很多,我喜欢下面两幅:
这两幅作品,名字都是Portait de Marie-Therese,均作于1937年。
画中的模特叫 Marie- Therese Walter,是一个金发碧眼、长相甜美的女孩。
画作描绘的都是一个狭窄的空间,墙壁、天花板以及地板将空间勾勒出来。画面中女子左手轻轻触碰着脸颊,这是很多毕加索女子画像中的典型动作。
画中的女性温婉恬静,虽有着立体画派的构图,却表现出女性的端庄气质。
按照立体主义的解读,毕加索画出女子的侧脸,再将后面我们看不到的另半边脸折叠过来,画出半个正脸。就是把不同视角的碎片重新组合在一个画面上。
还有他笔下的他的儿子,真可爱。
作品名称是Paul en Arlequin,作于1924年。
Paul en Arlequin是毕加索新古典主义时期最具标志性的肖像之一。画家的笔触很快,背景基本没有花笔墨,一些细节,包括椅子的底部和小男孩的脚,几乎没有勾勒出来。
这是毕加索的第一个孩子,他为儿子画了这张充满活力的肖像。
Paul 穿着明亮的小丑服装,带有黄色和蓝色的格子图案。
画面中流淌的都是温柔的情调。画家将自己心底的温情在不知不觉中通过画笔画进了作品中,观者站在画作前,那流淌着的温柔就又流进了观者的眼中。
那个我看不懂的毕加索,这一刻,他的柔情打动了我。
********************************************************
事实上,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像毕加索一样,以多变的画风而闻名于世。
毕加索的绘画中,有着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
他的多变从30岁左右开始,那时他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不断地在思考,在突破自我,也因而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都没有丝毫的统一,不连续也不稳定。
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追求着内心的自由。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的艺术历程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反对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选择绝对的自由。
艺术作品是伟大的人物创造的。
走出毕加索美术馆,回头望去。
那个1900年来到巴黎的19岁的青年,那个站在蒙马特高地大喊着“巴黎,我来了!”的青年,将自己的万丈豪情、征服和梦想都融入到这五个字当中。
于是乎,在巴黎,有了这间毕加索美术馆;有了全世界青年画家都梦想着要住上一段时间的神奇的蒙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