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邦书院的公益《论语》读书会小记(十二)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乐邦书院本周的《论语》读书会本周继续学习《论语~里仁第四》及《公冶长》前两章;中心分享人:杨凤华

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行礼——安坐——诵读——分享——讨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次学习的四章内容:

1、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讨论:“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有仁德的人以其风范影响身边的人,人性向善,所以自然会亲近有仁德的人。而真正修德之人会坚守自己志向,并不因为有无同行者而动摇。而仁德跨越时空,总会有志同道合者同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讨论:针对君臣之道与交友之道的适度频率而言。现代社会也提到社交之道,距离产生美。君子之交淡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知止、中庸、适可而止。(当然,冒死进谏与全身而退视在于具体情况的选择。)

3、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4、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评论南容说:“国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时,他也可以免去刑戮。”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讨论:此两章内容是有关孔子家事,但体现孔子看人识人的标准是重在人品,不拘一格。公冶长虽入过狱,依然选做女婿;南容有用世才具,也擅于自处之道,能“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所以把侄女慎重托付此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