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74年。
栾书、荀偃绑架并鸩杀了晋厉公。
然后,栾书、荀偃与士匄(gai)、韩厥等群臣迎接在京城的孙周归国即位,史称晋悼公。
晋悼公刚一上任,就诛杀了诬陷三郤的夷羊五,清沸魋(tui)等人。
又将晋厉公的死,归罪于程滑,把程滑押赴闹市中乱刀砍死(磔之于市)。
吓得栾书终夜不寐,次日,就告老致政,推荐韩厥代替自己的中军元帅的职位。
不几天,惊忧成疾而卒。
晋悼公向来听说韩厥有贤德,就拜为中军元帅,以代替栾书的空位。
注:
1.【晋悼公:姬姓,晋氏,名周,一名纠,公元前573年-公元前558年在位,在位16年。惠伯谈(姬谈)次子,晋襄公曾孙。晋襄公生幼子桓叔公子捷,桓叔生惠伯公孙谈,惠伯生悼公周,按照辈分,当为晋厉公之侄。春秋中期晋国杰出的君主,年轻而又优秀的政治家,晋国霸业的复兴者。】
2.【栾书,姬姓,栾氏。春秋时期晋国大臣,晋景公、晋厉公时期执政大臣、统帅。谥号为武,人称栾武子,栾枝之孙,栾盾之子。】
3.【韩厥:姬姓,韩氏,名厥,因其谥号献,故亦称韩献子。他是韩武子韩万的玄孙,韩赇伯的曾孙,韩定伯韩简的孙子,韩舆(亦称韩子舆)之子,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
韩厥借谢恩的名义,私下里向晋悼公密奏说:“我们这些人都是依赖先辈的功劳,才能在朝为官。然而先辈们功劳最大的,还得首推赵氏:赵衰辅佐文公,赵盾辅佐襄公,都是尽忠竭力,忠贞不二,辅佐晋君成就霸业(俱能输忠竭悃,取威定伯)。不幸灵公失政,宠信奸臣屠岸贾,谋杀赵盾,赵盾逃跑才幸免于难。灵公遭遇兵变,被弑杀在桃园,景公嗣立,又重新宠信屠岸贾,岸贾欺负赵盾已死,假称赵氏弑逆,追究赵氏的罪责,把赵氏一门全部杀绝,臣民怨愤,至今人心不服。老天开眼,赵氏还有一个孤儿赵武,主公今天赏功罚罪,重修晋国混乱的政事,既然已经把夷羊五等人明正典刑,怎能不追录赵氏的功劳呢?”
(臣等皆赖先世之功,得侍君左右。然先世之功,无有大于赵氏者:衰佐文公,盾佐襄公,俱能输忠竭悃,取威定伯。不幸灵公失政,宠信奸臣屠岸贾,谋杀赵盾,出奔仅免。灵公遭兵变,被弑于桃园,景公嗣立,复宠屠岸贾,岸贾欺赵盾已死,假称赵氏弑逆,追治其罪,灭绝赵宗,臣民愤怨,至今不平。天幸赵氏有遣孤赵武尚在,主公今日赏功罚罪,大修晋政,既已正夷羊五等之罚,岂可不追录赵氏之功乎?)
晋悼公说:“这件事我也早就听先辈们说过,现在赵氏遗孤在哪里?”
韩厥回答说:“当时屠岸贾严令搜索赵氏孤儿,情况紧急,赵氏门客公孙杵臼假抱遗孤,甘心被诛杀,这才救了赵武;程婴带着赵武躲藏在盂山生活,至今已经十五年了(当时岸贾索赵氏孤儿甚急,赵之门客曰公孙杵臼、程婴,杵臼假抱遗孤,甘就诛戮,以脱赵武;程婴将武藏匿于盂山,今十五年矣)!”
晋悼公说:“你替我把赵武召回来吧!”
韩厥上奏说:“屠岸贾现在还在朝中,主公必须对这件事保密!”
晋悼公说:“我知道了!”
韩厥告辞出了宫门,亲自驾车,前往盂山迎接赵武。
注:
【藏山:古名盂山。国家级AAAA风景区,坐落在太行山西麓,山西省东大门的阳泉市盂县城北18公里处苌池镇藏山村东的重峦叠嶂中,东临石家庄,西接太原市,南望娘子关,北倚五台山和西柏坡,造化神奇,独钟灵秀。
相传春秋时晋国大夫赵朔被晋国公杀害,赵朔死前将遗腹孤儿托付给门客程婴,程婴舍去己子,携赵朔的孤儿赵武潜入盂山藏匿15年之久,后人就把盂山改名为藏山,并立祠祭祀,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为山西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程婴驾车,当初从故绛城出逃,今天回到新绛城,城郭也不是旧日的城郭了,感伤不已。
韩厥带着赵武来到内宫,朝见晋悼公,晋悼公把赵武留在宫中,自己慌称有病了。
次日,韩厥率领百官入宫问安,屠岸贾也在。
晋悼公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有病了吗?不为别的,只因为功劳簿上有一件事说得不明白,所以心里很不痛快!”
诸大夫叩首问道:“不知功劳簿上哪一件事不明白?”
晋悼公说:“赵衰、赵盾,两代人都有功于国家,怎么能忍心让赵家绝后呢?”
众人齐声回答说:“赵氏灭族,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了,如今主公虽然想要追念其功,可是已经没有后代可立了。”
晋悼公就招呼赵武出来,向每一位大臣施礼。
群臣都问:“这位小郎君是谁?”
韩厥说:“这就是赵氏孤儿赵武。原来所说已经摔死的那个孩子,乃是赵家门客程婴之子!”
屠岸贾此时已经吓得魂不附体,就像痴傻喝醉一般,趴在地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晋悼公说:“这事都是屠岸贾干的,今天不把屠岸贾灭族(今日不族岸贾),怎么能告慰赵氏冤魂于地下?”
喝叱左右:“将屠岸贾绑出去,斩首!”
立即命令韩厥带着赵武,领兵包围了屠岸贾的家,无论老少,全部诛杀。
赵武请求将屠岸贾的首级,摆放在赵朔的墓前祭祀。
国人无不称快。
潜渊咏史诗曰:
岸贾当时灭赵氏,今朝赵氏灭屠家。
只争十五年前后,怨怨仇仇报不差!
晋悼公诛杀了屠岸贾一族,把赵武召到朝堂,加冠,拜为司寇,以替代屠岸贾的职位。把以前赵氏的田禄,全部归还给赵武。
注:
【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后来就以“加冠”指满二十岁: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天子﹑诸侯可提前至十二岁,举行加冠之礼,表示其成人】。
晋悼公又听说程婴的大义,想要任用他为军正。
程婴说:“我当初没有和主人一起赴死,是因为主人还留下一个孤儿没有长大。如今孩子已经恢复了祖上的官职,大仇已报,我怎么能自己贪图富贵,让我的好哥们公孙杵臼一个人死去,我要到地下去报答公孙杵臼(始吾不死者,以赵氏孤未立也。今已复官报仇矣,岂可自贪富贵,令公孙杵臼独死,吾将往报杵臼于地下)!”
说完自刎而亡。
赵武趴在他的尸体上痛哭,请示晋侯,殡殓从厚,与公孙杵臼同葬于云中山,谓之“二义”冢,赵武服齐衰三年,以报其德。
注:
1.【云中山:位于山西省北部,吕梁山脉北段分支,呈东北--西南走向,长达百余里。】
2.【齐衰:zi cui,丧服名。五服之一,仅次于斩衰。其服以粗麻布制成,因缉边缝齐,故名齐衰。三年为最长的丧期。子为母辈始服齐衰三年。】
阴谷深藏十五年,裤中儿报祖宗冤。
程婴杵臼称双义,一死何须问后先?
再说晋悼公为赵家立了赵武,又把逃亡到宋国的赵胜召回来,又把邯郸交给他作为封地。
注:
【赵胜: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为邯郸大夫赵穿之孙,赵旃之子,属于晋国赵氏的旁支邯郸氏。】
又大正群臣之位,贤者尊之,能者使之,录前功,赦小罪,百官济济,各称其职。
且说几个有名的官员:(此时晋国有四军)
韩厥为中军元帅,士匄副之;祁奚为中军尉,羊舌职副之;魏绛为中军司马;
荀罃为上军元帅,荀偃副之;
栾黡为下军元帅,士鲂副之;
赵武为新军元帅,魏相副之;
张老为候奄(军中掌管侦查谍报诸事);
韩无忌掌公族大夫(主管教训公族子弟);
士渥浊为太傅;
贾辛为司空;
栾纠为亲军戎御,荀宾为车右将军;
程郑为赞仆(主管乘马),铎遏寇为舆尉(主管辎重),籍偃为舆司马(主管兵甲)。
百官既具,大修国政,蠲逋(juan bu)薄敛,济乏省役,振废起滞,恤鳏惠寡,百姓大悦。
注:
1.【蠲逋juan bu薄敛:薄敛轻赋,免除积欠的租税】
2.【济乏省役:救济困难,减少服役】
3.【振废起滞:提拔任用那些被掩没的久未起用的贤者】
4.【恤鳏惠寡:抚恤照顾孤寡的人们】
宋、鲁诸国听到这些举措,都前来朝贺。
只有郑成公因为楚王为帮助他在战场上被射伤了眼睛,内心非常感动,不肯事晋。
楚共王听说晋厉公被弑,喜形于色,正想着趁此机会兴兵复仇。又听到新君嗣位,赏善罚恶,用贤图治,朝廷清肃,内外归心,伯业将复兴,不觉喜变为愁,即召群臣商议,要去扰乱中原,阻止晋国,不让他成就霸业。
令尹婴齐束手无策。
这是公元前573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