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像是人生助力的桨,但不能决定最终行驶到什么位置,桨会断,但努力读过的书,学到的知识,上升到的思维高度,才会真的决定人生方向、生活质量。
如果不幸,你只有船没有桨,那么靠双手你也可以划到彼岸。
01 寒门再难出贵子?
一位商业银行HR,接待了一群到银行的实习生,然后观察他们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寒门再难出贵子。
X银行从省最好的大学招来了60个大四学生来行实习,观察后发现:
1、上班来的很早的孩子,大多来自农村,有些自卑,不善交际。
2、进来和同事打招呼,还有倒水的那几个孩子无一例外,父母都是在党政机关工作。
3、大大咧咧,还会开几句玩笑的几个孩子,家里都是经商。
4、还有那么两三个,感觉冷傲,相对自信,属于不卑不亢的,这几个无一例外的属于大城市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
“性格决定命运”,家庭环境是性格形成重要的土壤。父母的观点认知直接影响孩子的思维,
当然依靠父母创造的条件还包括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
一个人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否优秀,是自我、家庭、学校及社会各方面综合成长而来。在综合能力相差不大时,最后会为你加分的是什么?
甚至综合能力相差很大的时候,踢出“临门一脚”的是谁?
单从这批实习生来看,最后能留下的2名,无疑都是有着家庭出身的助力。
你输了,不是你不够出色,而是你的家庭不够给力,这使得拼搏、奋斗,相较之下黯然失色。不禁让人思考,寒门再难出贵子?
02 寒门依旧可以出贵子,只是需要更多的努力
“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独立,关于勇气,关于梦想,关于坚韧”。 ——刘媛媛
刘媛媛也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女孩,普通的农村父母,被贫穷包裹,负担着三个读书的孩子。
她第一次感觉到贫富差距是在高考的时候,几名同学因为家境优渥,父母安排送去北京、天津考试,同样甚至更低的分数可以读更好的大学。
第二次觉得人生不公是大哥研究生毕业时找工作,在一家事业单位,通过层层关卡来到最后一关,却没有经济能力送礼找关系,与机会失之交臂。
面对出身带来的不公平待遇,她没自怨自艾,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没有良好的出身,不代表没有出人投地的机会,在这样看起来不公平的社会竞争里,只有更努力才能打破阶级大门,实现人生逆袭。
高中之前,全年级二百多人,刘媛媛排名到一百八十后,后逆袭成为年级第一,考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因不放弃北大梦,立志考研,后以全国第十的成绩跨专业考入北大法律系硕士研究生。现任媛创文化CEO。
刘媛媛在《超级演说家》的演讲《寒门贵子》激励了无数人,更以自己的经历书写了寒门出贵子的美丽篇章。
03 一个人的一生没有概率,只有因果
前段时间华为给8位应届博士生百万年薪的新闻让人惊叹不已,其中有两位出身贫寒,一位来自农村。
南宁二中杨晨煜高考总分730分创纪录,有网友称“杨晨煜爸爸爷爷外公清华毕业,外婆北大奶奶复旦,妈妈上海交大毕业,属学霸之家”。对此,杨晨煜澄清,父母都是毕业于广西本地学校,奶奶也没上过大学,是个普通家庭……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些寒门成功案例都是凤毛麟角,甚至想用统计学概率论驳斥“寒门出贵子”。50个努力的寒门,难出1个贵子,对此,我在知乎看到过一个非常好的回答。
不想否定寒门再难出贵子,也不想强调寒门一定出贵子,只是想跟以出身否定自己,或以出身不好成为不努力的借口的朋友说,生命只有一次,如果把“寒门出贵子”看做人生的特殊性,那么不努力的人生永远只有普遍性。
04 人生能攀爬的高度,取决于你的努力与坚持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龙应台
学生时代的你,努力读书,考上好的大学,进入社会能有个加分的入场券;
开始工作的你,努力学习专业技能,考专业证书,拿到更专业领域的敲门砖;
沟通短板的你,补充职场与人相处的知识,在人际交往方面更加游刃有余。
20岁可以做80岁能做的事,80岁却很难做20岁能做的事,抛开“出身”的偏见,趁着年轻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出身,于我们而言是一种不能选择的定论,就像人的容貌、智商等一系列你觉得很重要却无能为力的部分,但人生会攀爬到什么高度,主要取决于你的努力与坚持。
良好的出身,有则幸之,无则勉之。不怨天尤人,找到方法,找准方向,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在未来,努力的你会成为寒门中的“贵子”,你的孩子终将摆脱寒门。
我是一名暖通设计师,也是位80后宝妈
爱看书、爱写字、爱分享
希望与你一起学习、成长,一起在书中遇见最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