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专业

01

近来人生定位愈发明晰:


进行专业训练,

成为专业人士,

加入专业团队,

共筑专业平台。


一言以蔽之——(全身心地)拥抱专业。

生成这种人生志愿,仅大学时光,便花了整整11年。

唏嘘之余,心内愈发安宁与笃定。


02


打小我便是个随心、随性、井底自high自洽的人,

很久很久才能理解外部各种既定程式、继而才挑选接受者慢慢适应与融入。

反映在小孩最常被拿来审核的“学习”项目上,就是学啥都有点慢,绝不是那种一点就通款。

印象最深的是初中入学后,整整花了一两年(总共才三年)还是弄不清学这学那到底是要干嘛,以至于初一初二数理化经常不及格。初三上学期在各种补习班加持下成绩依然忽高忽低,最后的寒假还是毫无心思写作业刷习题,直至最后一学期开学后受中考deadline+各种拼的同学们双重刺激,终于一下子“开窍”:

国家对九年义务教育之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啥不用弄清楚,作为初中生(尤其初三学生)的我,为了给家里省下已备好的重点高中择校费,任务就是在中考的两天时间内,把要考核的8门功课答出符合重点高中要求的成绩,简单点说就是充分利用最后一学期时间提升规定考试时间内的正确率。

明白到这一层就够用了,就是背书刷题喽,通过反复练习与记忆,把公式、定理、文辞、语法一一补起来、熟起来、相应考试成绩提升起来。

整个人很快进入极其专注的状态,埋头坐在紧靠讲台的第一排,后排同学常拿突然唤我名字、看一个书呆子傻愣愣机械扭过头来取乐,英语老师也常投来欣慰的眼光,并拍拍我肩头对班主任说:这娃,进入状态了。

常常怀想、念叨的初三下学期是至今最满意的一段时光。

之前只能模糊总结出那短短几个月自己进入到一种向着明确目标竭尽全力拼搏奋斗的“状态”,如今看来,那种“状态”便是专业:专业的精神、专业的方法、专业的练习,最终通过专业的考核。


03


遗憾的是,虽然高中沿袭了初中的备考模式考上理想的大学,大学本科也已然相当明晰地分配了“专业”,但我似乎进入了高层次的混沌,本科、硕士直至博士(通过层层考核靠的依然是初三模式),都陷入深深的不明朗,多少有些“稀里糊涂”“晕乎乎”地前行着,难免蹉跎。

踏入“风景园林专业”整整11年后,终于脱掉部分懵懂、青涩,终于从眼低手低升级为眼高手低,眼光跟着心性终于明晰犀利起来。


那么,下一步,便是练手了,


进行专业写作训练,


then,


成为专业研究人士,

加入专业研究团队,

共筑专业研究平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