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行和度假有着很大的区别,旅行就像行者,而度假就是享受。我这次带着两孩子和老妈出行,更像苦行者。
关于睡眠
外出这段时间每天自己忙了大半天还不到9点,还没有到大家上班的时间,平均起床时间6点.要是回广州天天也这样保持,我一天好像有30个小时啦。起床最早时间4:43分,不是说醒来,是清醒的起来。

关于吃的
在满洲里西餐厅我点了份沙律,印象最深刻的是沙拉里的白萝卜,切成手指粗的长条行,粗犷又白嫩的躺在碟子上,萝卜是长在田地里很大很长的那种。带着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狠狠地咬一口,水多口感清脆,但辛辣一直到胃。于是那天晚上吃的其他东西全被那口白萝卜的记忆霸占了。
草原印象
草原每一个不同的季节都有一番不同的风韵,七月是草原最美丽的季节,是最让人心旷神怡的,没有冬天风的刺骨,也不像秋天那么干燥。
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来草原必不可少的要策马奔腾一次,住一晚蒙古包,饱吃一顿烤羊,围着篝火跳一场舞,最好是和蒙族汉子,体验下他豪迈舞步和高亢的歌。


草原的夏天日长夜短,通常早上2点到3点天已经亮了,晚上9点天才黑。






我住的是木结构的,晚上开灯时发现有不少飞虫,没有太过在意,直到上床睡才知道事情大大超出我的想象。床上到处是虫(最后打死数尸体有40多只)除可以飞的蚊虫外还有一种类似甲壳虫的黑色爬虫。最后换掉全部床上用品,点了熏香才安宁。问我为什么不换房间?满客了,没有的换。


换床单

掀开被子是到处乱爬的小虫,现在想起身上还是起鸡皮疙瘩。
这一夜我尖叫连连
我自认不是胆小娇弱的女性,但那晚吓的我尖叫不停。可能是看多了外国那些关于虫子变异的电影的缘故,总之毛骨悚然头皮发麻。所以建议来草原还是选混凝土结构蒙古包住比较好,不会有虫子爬进房间,因为改良的蒙古包有窗有门(装有纱窗),传统的没有窗,白天会把帐篷边转起来通风透气,估计小虫子就是这个时候爬进去的。
当然,我认为这是个极为特殊的特例。注意下就好了,草原的美不应因此而毁灭。
关于露营
没有因为蒙古包的“特遇”而放弃在草原露宿的决定,在出发前就想好了要露营。
我们准备了两个帐篷四床被子,烧烤炉、桌子、凳子和牛羊肉,蔬菜,一个近20斤的大西瓜和两箱矿泉水。

我们选择的地方少有人迹,却又非常适合露营。如果带着泳衣还可以下河里“扑通扑通”



没有想到吧,豆皮裹上香菜和洋葱摸上酱烤起来特别好味,清新中有有浓郁的香,还伴一点辣。

孜然和羊肉是绝配,烤羊肉完全不需要摸油,烤熟的不肥不腻,最重要的不像牛肉那么硬,香味在小小山林里飘荡……
这是我至今为止吃过最美味的烧烤,现在想想口水还流了一地,……呀呀呀

这个红红的小果子叫“山钉子”(字可能不对)酸甜酸甜味

在烧烤后吃上一些野果,既解油腻又有营养,最重要是不上火。总之我们连续吃了两顿烧烤(中午+晚上)5斤的肉肉哦,完全没有上火,也没有口干舌燥。这就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吧。


傍晚带着孩子们在河边草地和树林里撒野,回来时採一束雏菊,嫩黄嫩黄的,带着些许露珠,我把它送给妈妈。

9点太阳下山了,月亮下我们钻进了帐篷。


准备入睡

你想问我害不害怕对吗?
说实话在夜幕降临的时刻,当眼睛看周围只能是几米的时候,内心是有个小慌乱的,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过年去走亲戚,白天开心的不想回,当大人们走的时候,我摆手说今天留下来住,多玩一天再回。待到晚饭后要睡觉了,突然心里慌张的很,想妈妈,想回家,然后不肯睡。哈哈,很类似的感觉啊。
真躺下来一切安静了,却听到远处蒙古包部落景点传来劲歌热舞声,这就是草原空旷的好处,于是夜不再寂寞。那一夜所有的歌和曲都特别好听,伴随的DJ叫喊声也很悦耳……









清晨,4点多就醒了
大家都迷迷糊糊,懵懵懂懂。
收拾好一切包括垃圾,我们启程下一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