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看到一则娱乐新闻中的法律新闻,【朱莉被法庭勒令修复孩子与皮特关系,否则失去监护权】,安吉丽娜·朱莉近日被法庭要求应该给予布拉德·皮特更多探视孩子的权利。
让我们来看看国外法院是如何执行探视权的。
两人离婚案的一名法官日前表示“6个孩子不与他们的父亲有任何关系对他们而言是有害的,他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和父亲、母亲有健康、牢固的关系,这是至关重要的。”
还有一些很具体的措施:
法官还要求朱莉和孩子们以及医生通话,向孩子们解释说“法庭已经确定他们在父亲身边都是安全的。”(此前皮特被控16年在一家私人飞机上虐待儿童,最终被证实无过错)
法院处理的问题之一是孩子们的手机,根据文件,朱莉必须向皮特提供每个孩子在手机号码,并允许他随时打电话。此外,她不被允许阅读皮特和孩子们的短信,也不允许秘密监听。
为了加强与皮特的关系,法院为孩子们制定了一个暑期计划,他们将在夏季与皮特共度一些时光。
作为普通百姓,看到这样的新闻,也许只是当成娱乐新闻而已。但作为一名民事法官,我看到这则新闻,不禁感慨,原来国外法官为了探视权做这么多的工作。
你们看,法官要求母亲与孩子和医生通话,解释父亲是安全的;法官要求母亲须向父亲提供电话号码,并允许父亲随时打电话,母亲不许看孩子与父亲的短信也不许监听;法官还为孩子们制定了与父亲共度暑期的计划。
我不是很清楚美国的法律,这个新闻标题中的“勒令”是个什么效力,执行力如何。但从新闻来看,如果母亲不帮助修复孩子与父亲的关系,将失去孩子的监护权,后果也挺严重的。
-2-
前两天朋友圈里有同行分享一篇文章《离婚夫妻的探视权之战:前夫未能如约探到娃,单亲妈妈被列入“失信”名单》,大意是两人协议离婚,约定孩子由女方携带抚养,男方每月负担4500元抚养费,每月探视孩子2次。
但女方认为男方在探视过程中出现暴力行为,吓到孩子,且男方没有给足抚养费,故不给男方探视,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给付抚养费。
而男方称在前面的探视中并没有出现暴力行为,相反是女方不给探视。因为女方不配合探视,故有点生气,没有给足每月的抚养费,但也给了每月2000元的基本生活费。后来在女方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即补齐了。但女方仍不配合他探视,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女方作为探视权执行案的当事人,因拒不履行相应义务,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在一次准备与孩子短途旅行欲购高铁票时,被告知已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无法购票。
目前的最新进展是女方再递诉状要求中止男放探视权,同时,对法院将其列入“失信”人员名单提出异议。
为了孩子,可真是纠纷不断。
-3-
看了两则国内外关于探视权执行的新闻,不知大家有何感受。
美国法院的做法,似乎更人性化些,目的是要求母亲修复孩子与父亲的关系,做法就是要求母亲作或者不能作一些行为,来保证父亲对孩子的探视,从而达到修复父子关系的效果。
我们院曾经有一个案子,双方都同意离婚,就因为孩子抚养问题争执不下,男方采取措施将孩子藏起来不给女方探视,同时女方容易出现过激行为,案子经过了一审、二审、重审……,历时几年。
我自己判过一个离婚案,孩子判给女方携带抚养,男方支付抚养费,过后男方来起诉变更抚养权,称对方不给探视,而女方称对方不给抚养费就不给看小孩,同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支付抚养费。
还审过一个离婚案,儿子13岁,已长得跟爸爸一样高了,庭审后询问他如果父母离婚,愿意和谁一起生活。他回答愿意跟妈妈生活,他恨爸爸。后来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孩子由女方携带抚养,男方负担抚养费。在签完调解协议,双方准备离开法院时,儿子突然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要掷向他的爸爸。这位爸爸本能地闪躲到一边,然后定定地望着他的儿子,无言,但是眼中,噙着泪水。是因为心痛儿子竟然要打他了,还是后悔这么多年没有好好爱儿子,或是其他原因?
-4-
这样的案子还有很多。每一个离婚案件的背后,都有着长年积累下的情感纠葛。
有的人争孩子的抚养权,并不是真的爱孩子,只是为了“留后”;有的人纯属把孩子作为双方在婚姻战争中的战利品来争夺;有的人离婚后,因为对对方的怨恨,不让孩子和对方接近,让对方难受,作为报复。
在这些逻辑下深受其害的,不仅是离婚的两个大人,还有孩子。
王菲当年跟窦唯离婚后,有记者问到“打算给窦靖童找个什么样的爸爸?”她回答:“童童有爸爸,我要找的是自己的伴侣。”这句话实在是经典。后来王菲和李亚鹏离婚,称只是换一种方式相处,对孩子来说,仍然是一家人。王菲的两个女儿成长得大气从容,王菲与两个女儿的关系都很好。
父母离婚,应该把离婚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我们作为法官,也只能在审理过程中尽最大可能,查明双方条件,考查由哪方抚养孩子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在案件审结后,很少主动再去调查离婚后的双方,是否履行了支付抚养费或者协助探视的义务。民事案件不告不理,法律也只能调整起诉到法院的纠纷。
“如果孩子不与他们的父/母有任何关系,对孩子而言是有害的,孩子应该和父亲、母亲有健康、牢固的关系。”
然而能明白这个道理的离婚夫妻不多,或者,明白这个道理能做到的也并不多。
婚姻不易,离婚应是新生,离婚后不要带着对对方的怨恨与孩子相处,让孩子二次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