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简书的第二天,
昨天无意去找《教父》的解析影评,在搜索栏里莫名的被推广了,长久也在为自己刚刚成熟的无比顺畅的码字的惯性思维找一个可以每天写写的平台,想找来能稍微对于空间大那么一些的平台,是简书找到了我?(为自己不要脸而光荣)
因为这部电影众人皆知的“好评”揽获无数奖项,
而在我这样潜意识里带有自己偏见的人,我的那执拗的情绪是会让我和别人走反方向的,于是所有别人都说评价为“好”的事物,我一盖摒弃跳过,不为什么就是“病态”的带着自己的偏见排挤一个事物。
为什么又去观看了?
废话,当然是实在太无聊了,又秉承着一贯的“装逼”精神,再秉承着又有那么一点文艺细胞,(这点我倒是肯定的)总有那么几个人会和你说,感觉你啊,挺适合写东西的,然后呢,带着那么一点将死透的“艺术细胞”长久的敲起了字,好让它们多存活一些时候,从这里看来我这个人也是比较善良的(在文字里不要脸是没有什么大关系的,我知道你又要问了:“哪里善良了?”我都不舍的我那几个细胞死掉了。),不然我怎么会带着那点小虚荣心和我的善良落进文字大道这样艺术的疙瘩角落里呢。
…回到正题上,
对于《教父》我更愿意为自己所感受的那样去以我“狭义”的想象去理解,三个小时,从最开始的婚礼现场到教父被暗杀再到麦克接手父亲的基业,
无不感受一个家族在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里的艰难和人性的多变诡异。电影里感受到来自黑帮的血性绅士修养,对于兄弟,对于家庭,对于爱情的所有诠释,都给了所有人一个新的“模范”,也跟着痛恨那些官僚政党,痛恨玩弄手段的塔塔利亚家族。
心疼教父得知桑尼诺惨死强韧的控制着情绪而有一些扭曲的脸,做了大局为重的判断和解决定后还去安慰军师汤姆,这何不为是一个细腻又有血性的教父,这不是绅士的风度?也心疼教父的死,
死在和孙子玩耍而体力不支的田园里,阳光和绿意的新生里,微风抚过静躺的躯体,在阳光里飘散着一个家族兴盛时代的过去。
对于麦克的爱情,确实让我感受了什么叫绅士的修养,他追求台词:
有人会为了钱,出卖我在这此的消息,
但那样令媛会失去父亲,而不是得到一位丈夫。
我想认识你的女儿,但要在你的同意下,及你的家人的监督之下,我绝对是诚心诚意。
如此的意识的绅士修养加上高超的撩妹技巧,有一点被颠覆了的傻眼。
对于礼仪大中华好似在这个时代里完全流失了。
相对于书籍我更喜欢被“二次创业”的电影作品,无论是无奈之举被修改的文绉绉的文艺气息的台词和去掉大部分的黑帮真实性,我更喜欢这个我自己狭义理解的“教父”。充满了黑帮式的绅士文艺气息,我们叫它,“黑文艺”吧,嗯。
刚好一千字……不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