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又是6点起床跑步,下了一个星期的雨,久违的太阳今天终于露出了笑脸,人的心情一下子就舒展开来,跑起来步伐也越发轻快。
回来时在路上碰到几个同事,她们也是早起跑步的。于是我们就跑步这个话题聊了起来,其中一位同事感叹道,不知道要跑多久才能减掉身上的赘肉。
她说晚上回家还要做深蹲,刚开始做30个,慢慢的40个、50个,后来她老公看她这样不断给自己加码,说了一句:“你这样练下去,小心运动会成为一种负担的哦!“我笑着说:“你老公说得很有道理”。
的确,我们跑步或做运动有很多目的,有的是为了有一个更加健康的身体,有的是为了能减肥,塑造完美的体形,有的是为了培养早起早睡的好习惯,还有的可能就是纯粹喜欢某种运动方式。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目的,都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走入运动的误区。

01 运动过量,超出身体的承受能力。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柔韧性较好,有些人比较有耐力,做运动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和强度。不能为了达到目标而不顾自己的身体条件,盲目增加运动量或延长运动时间。
之前有报道说一些运动达人每天走路20000步以上,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年轻人每天走路在8000-10000步比较合理,而中老年人行走的步数还要减少。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叫《膝盖使用说明书》,里面讲述了我们膝盖在不同的状态下所承受的压力。平躺时膝盖的负重几乎是零,站起来或平地走路时负重是体重的1-2倍,上下坡或上下楼梯时是3-4倍,跑步是4倍,蹲和跪是8倍。
也就是说,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跑步一下,膝盖就要承受240公斤的重量,而蹲和跪膝盖承受的负重最大,是480公斤。
所以,运动也要讲究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否则对身体造成了伤害,只会得不偿失。

02 只想速成,不想长期坚持。
现在有很多视频课或公众号打出学习的标题很吸睛:一小时突破自学瓶颈,三招教你化身时间管理达人,一周掌握某项技巧等等,好像很多知识只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迅速学会,不用花费大量时间。
如果你深入学习了这些课程之后,你会发现,要想成为真正专业的高手,课后的长期刻意练习才是最为重要的,否则你就只能成为到处付费的粉丝。
而运动更是需要一件长期坚持下去才能看到效果的事情。就拿跑步减肥来说,想要在两三个月就看到成效是比较困难的,因为除了要看你每天投入时间多少、运动量大小,还要看你对饮食的控制、热量的摄入是否严格等。
而这些因素的把控是需要大量时间来摸索和调整的。所以,想要通过运动来减肥的朋友,一定要先给自己设定一个较长的心理预期,千万不能想要在短时间内瘦身成功。不然,短期内达不到效果,容易产生挫败感,可能很快就选择了放弃。

03 让运动成为了一种负担。
正如我前面那个同事的例子一样,她是为了减肥而运动,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不断给自己的身体加码,她以为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
就算在她的体能范围之内,这样的挑战也只能偶尔做一下,不能成为一种常态,否则,除了带来身体的伤害以外,还会造成一种心理困扰。
当你深蹲突破了60个,可能会想着做70个、80个,而一旦你做不到,或者重新回到60个时,心理就会产生一种愧疚,认为自己退步了。在这种心态下,反而连坚持的信心都没有了。
就如同现在便捷的学习途径一样,各种专栏节目、微课、公众号文章,好像24小时不眠休我们也学不完。如果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抓在手里,最后一定是顾此失彼,样样通样样松,没有一个突出的专长,甚至产生了学习的焦虑。
这时倒不如放慢脚步,只挑选最适合自己的,用心去领会,深耕细作和打磨,最后一定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其实,有时候,慢一点,反而会更快一些。享受运动而不是把它当成一种负担,你会发现,一切只会越来越好,越来越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