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法与大脑记忆

1、规律科学的复习,有助于记忆

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需要记住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记忆力会下降,明明刚看过得书却忘得一干二净,所以我们一直都在学和忘之间徘徊。

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老师讲完课会有总结,第二天上课会复习第一天的内容,会有周测验、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这些总结、测验、考试能很好的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一直在重复的进行练习,因为练习可以使记忆维持的更加长久一些,把短期记忆转换成长期记忆。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明的遗忘曲线表明,人们在接触到信息后经过学习便成为短期记忆,如果不及时复习,很快就会遗忘,先是大量的快速遗忘,然后速度逐渐趋缓。在学习刚结束的时候,我们可以记住百分之百的信息,20分钟后会下降到58%,一天以后是33.7%,一个月之后可能就剩21%了,或者更少。艾宾浩斯通过实验证明只要规律的复习,就可以永久的记住所学知识,这也验证了孔老夫子的“学而时习之”。

2、精练内容有利于记忆

为了减轻大脑的负担,我们可以提炼内容,简单精练的内容更有利于记忆,而思维导图法采用提炼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找出关键词,把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是一种建构化和精致化的学习模式。

3、可视化图像标注重点,有助于记忆

思维导图法强调用可视化的图像来标示重点,强调对文字内容产生有意义的联想,这有助于把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这是因为,短期记忆转换成长期记忆最重要的方法是编码策略,进行前缀联想、心像联想等按照谐音进行场景、画面记忆是锻炼超强记忆力的重要方法。

4、组织化分类有助于记忆

思维导图法中重要的逻辑分类和层级化概念,要求把所要记忆的内容按照属性、目的、用途等进行分类,大脑更易于接受成块的系统的知识。

思维导图法可以让我们兼具逻辑与创意、科学与艺术、理性与感性的协调发展,更重要的是学会思维导图法能够强化学习效果,可以作为学习的辅助工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