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点》中提出了一个模型非常有意思,大意是社交促使人脑进化。人们发现,对于灵长类动物它生活所属社群越大,它们平均的大脑新皮质层就越大。在一个 5 人的圈子里,你不仅要处理好你与其他4人的关系,还要顾及到这 4 人之间的关系,这 4 人之间的关系共有 C(2,4)= 6 种,于是你总共要处理 10 种双边关系,在一个 20 人圈子里这种关系就有 19+C(2,19)= 190 种。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如何引爆流行」,而在人群中能够推动流行的人大概有三类:联系员(人脉很广,善于交际)、内行(在自己的行业内很牛,因而有影响力)、推销员(善于向别人推广新事物)。
其实这三类人更接近于三种性格特点,每人或多或少地拥有一种或几种,而这些特点比较显著的人,就是人群中能够影响别人的人。我自己就很喜欢去影响别人,比如很喜欢发表和讨论一些观点,比如遇到好的或者不好的东西都会去向别人介绍,好的夸出花,烂的黑出翔,并且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这些人都是人群中的少数,但是给人们带来了一些改变,比如选择一件商品时的建议,解决一些问题的方法,他们乐于此道,并给人们带来帮助,也因此收获了自己的口碑,或者叫做威望。
我在接触 Fenng 和池建强两位老师时感受到的比较明显。他们俩本来都是程序员,却有强烈的社交属性,本来只是关注了他们的微信公众号,后来又加了微信,他们在朋友圈里更是活跃,而且十分享受这个过程,比如组织一次原版英文书的团购,给朋友们提供一些新的讯息。
我记得我在小时候很内向,有商家搞活动免费送气球的时候我也不敢上去要。可是大学的时候参加了好多活动认识了好多人,我不会跟谁都有话聊,但是我的朋友说,跟我相处的时候感到很舒服,我是能照顾别人感受的人。当然有时候我也会对一些人和事直言傻逼,不是因为我忽视了他们的感受,是因为我很想让他们感受到我不喜欢他们而已。
我在 2014 年也做了一些有意思的事,写文章啊带大家一起买书啊组织大家听高质量的讲座啊之类的,但是规模都比较小,仅限于我的朋友圈子。我总结了自己的两大硬伤,一是读书太慢,二是没信心写文章,因为总担心自己写的是错的。可是如果有这担心的话,估计可以一辈子不用写东西了。
于是 2015 年希望自己能影响更多的人,推荐好的东西给我的朋友和读者,更有信心去写作和提高,也让自己更有影响力一些,社交有意思,希望我能给你们带来舒适和喜悦^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