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是谁?

苹儿(茵草芳菲)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此前呼声甚高的中国女作家残雪,却成了大热门。大家都在问,残雪是谁?她的名字横空出世,突然上了热搜,走入了公众的视野。确实,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到她的名字,有人甚至说残雪是个奇迹。

在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榜上,残雪上榜高居第三,热度超过日本的村上春树,成为大冷门。这个在中国读者中鲜为人知的女作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远超莫言。

1953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书香世家的残雪,原名邓晓华,是先锋派文学代表。她的哥哥是著名哲学家邓晓芒。1985年1月残雪首次发表小说,至今已有700万字的作品。被美国和日本文学界认为,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学最具创造性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黄泥街》《苍老的浮云》《五香街》《最后的情人》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她的小说,成为美国哈佛,康奈尓,哥伦比亚大学及日本东京大学,国际院大学的文学教材。作品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多次被入选世界优秀小说选集。残雪是目前唯一获得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的中国作家,她还获得英国独立报外国小说奖提名,入围美国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名单。她被称作 " 中国的卡夫卡 ", 也有人说她,是中国最接近鲁迅文笔的一位作家。

她深受西方现代派文学影响,但她的文学风格,绝不是照搬西方现代派或先锋文学,她是用自己在中国大地上体会到的生活,去吃透西方现代文学的精髓,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理念和文学道路。她的文字天马行空,剑走偏锋,她撤下了文明人身上的遮羞布,不仅写出了人类生存的悲剧,而且将人性本质的卑劣丑恶与龌龊,揭露的淋漓尽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30多年来,残雪坚持每天创作,并保持着极其旺盛的创作精力。她说,年纪越大,可能就慢慢的没精力创作了,所以" 要赶快把它搞出来。" 因诺奖而增加了曝光度的残雪,过去给人神秘与遙远的印象。其实,她过着很多人看来刻板单调,仿佛苦行僧般的生活,阅读,写作,学英语,是她每天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她不用手机,不用微信,这让她省去了许多没必要的干扰,可以专注于她的文学与哲学。

她耐得住寂寞,守一片云开。在国内文学界,对她基本上是不予评价,绕道而行的回避和失语状态。但她并不在乎。她不屑于自己对中国文坛的意义,也不屑于自己的作品销量如何?她说,我又不是通俗娱乐文学,非要那么多读者干什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尽管她被评价为目前最具先锋气质,最具个性化创作风格的作家之一,但她不是一个刻意去标新立意的人,以彰显自己的孤高自许。

十年辛苦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她从事创作30多年,从没有去刻意改变自己。一直被低估的残雪,虽然与今年的诺奖失之交臂,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获得如此关注。

或许,她也并不在乎,这就是残雪!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被一个短片吸引,那就是湄公河的案件,当年这件案子的确是轰动一时,自己还有点印象,看着这个纪录片,然后看到弹幕里...
    凝伊夭夭阅读 2,350评论 0 0
  • 这是心灵自由30天写作群第三期第六篇作业。 现在是2017年20点17分。今天我大概只有20分钟的时间书写。所以想...
    守望智慧阅读 3,258评论 0 3
  • 每个人既然都有幸来到这个世上,都有自己人生的使命,使命大小与自己前世的因果相关,不管是好的因,还是坏的因,都...
    方苑阅读 1,872评论 0 3
  • (未经本人允许,谢绝转载) 2004年第一场雪的时候,我在TOM网站上开了博客。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写着,几乎是十...
    子期听琴阅读 3,914评论 20 37
  • 哈哈,这不是广告,是机会,只给主动的人! 这不是鸡汤,是掏心掏肺的经验总结,开悟随缘!
    琪人书兰阅读 1,49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