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宋对西夏战争,前面写过,但是看后面评论,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北宋在对西夏的战争中军力不堪一击,举了很多例子,这次就用宋夏战争的第一场战争,来还原一下当时的宋军,宋将的战力,不是像那些人想象的不堪一击。
李元昊称帝后,觊觎大宋领土,在谋臣的唆使下,开始侵犯宋境,对于宋,夏边疆是侦探来,侦探去,终于选取了鄜州,延州一带为进入宋境的突破口,也就是宋朝的鄜延路,因为此处相比较环庆路,泾原路,地势更为开阔,又没有精兵宿将镇守,最重要的,此时的延州知州范雍怯懦无谋。
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西夏这边,集中了十万大军,并且李元昊亲自指挥。
公元1040年,李元昊开启战端,用计夺取金明寨。
因为如果想要攻取延州,就必须拿下延州背面的军事据点-金明寨,而此时镇守金明寨的就是也是党项人的金明都巡检使李士彬,此人勇猛过人,手下兵力善战,人称“铁壁相公”,李元昊为了拿下金明寨,用了三条计策。
第一是反间计,想借宋人之手杀李士彬,不过被识破,第二是有诱降计,被李士彬斩使拒降,第三是诈降计,这一条要了李士彬的性命。
因为投降的士兵,李士彬原来请示范雍,准备把这批人送到南方安置,但是范雍全部让李士彬留下任用。
这还不够,李元昊又用了一条骄兵之计,命令手下军队与李士彬的军队接战就假装败退,使得他更加放松骄横。
当一切都准备好后,公元1040年正月,李元昊突然兵发金明寨,里应外合,生擒李士彬。
接下来就是决战三川口了。
三川口为什么叫三川口,因为这是延川,宜川,洛川三条河流汇合的地方,决战地方在这里,这是因为李元昊在这里设置了伏兵,而其围攻的则是延州城,典型的围城打援。
李元昊原来在派兵诈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向延州派人诈降,所以范雍相信了李元昊不会犯宋的鬼话,守备薄弱,此时西夏十万大军来袭,范雍先是想着去议和,但是手下人拒绝听从,只好硬着头皮去召援兵来解围。
收到范雍求救先后来援的分别为鄜延、环庆副都部署副总管刘平,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孙,鄜延路都监黄德和,巡检万俟政、郭遵,五将会合后,一共步骑万余人,去救援延州。
宋军结阵走到三川口,遭遇西夏军主力围攻,宋军列阵而战。
于是一万余宋军VS几乎十万西夏军。
战斗开始后,西夏军渡延水而战,宋军骑兵冲锋,尤其是大将郭遵,用铁鞭,铁枪,所向披靡,一鞭击杀西夏勇将,宋军骑兵跟着郭遵往来冲突,宋军士气大振,但是西夏人数太多,骑兵攻不进西夏核心阵地。
当西夏军整顿再次围杀过来,刘平指挥宋军弓箭齐发,同时身先士卒,奋勇上前,战斗中刘平头部耳颈处受伤,宋军受惊怯战,此时已经大战到日暮,李元昊抓住战机,指挥骑兵冲击宋军阵地,宋军退却,此时都监黄德在宋军后阵,看到宋军退却,不督阵而战,却率军先跑,刘平的儿子拉住黄德和马,拉都拉不住,于是宋军大溃。
这下可苦了刘平,郭遵了,刘平极力阻止退军,只留下了上千人继续抵抗,而郭遵殿后护卫宋军退却,独自一人杀入西夏战阵,杀的西夏军人仰马翻,西夏无法抵挡,连连后退,连用铁索企图拦住,都被他打断,最后西夏军用弓弩射杀他的战马,围攻上来,郭遵战死沙场。
可能是在郭遵之死的激励下,宋军虽然溃败,却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这些好男儿跟随主将刘平,边战边退,激战三天,一直退到西南山下,修建了七道栅寨。
到了夜里,派人两次劝降,均被刘平和手下的宋军拒绝,刘平率军自山后攻击西夏军,几乎全军覆没,刘平和石元孙被俘。
虽然刘平部l宋军在三川口战败,但是拖住了西夏军的主力,宋军在其他地方多次战胜西夏军,宋将许德怀更是偷袭李元昊,延州城还没被攻破,范雍还知道在坚守,西夏军其他战场失利,加上天降大雪,李元昊只好撤军,延州之围被解。
刘平被俘后,一直不肯屈服,病死在西夏,而石元孙被放回宋朝,石元孙是宋初开国大将石守信的子孙,自己觉得耻辱,不久也病死。
此战宋,夏兵力相差悬殊,西夏军虽然击败了宋军,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刘平,石元孙,郭遵等宋将,宋军也不畏战,奋勇杀敌,个个都是好儿郎,而逃兵黄德和被宋朝腰斩,头颅挂在了延州城头,算是对这些死去的宋军将士们的安慰。
在这一战中幸存的将军,比如卢政,王信,后来都成了名将。
PS:后面会继续写,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