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除了学习知识,就是言行和待人处事。通过言行举止,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和性格,甚至得知父母的素质。素质不同,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会大相径庭,针对高知父母和低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区别,在上一篇我们提出来4个方面,不过只聊了前2点,今天我们续上。
回顾:
1、对于孩子学习方面
2、在孩子兴趣爱好方面
详情点链接:
3、孩子的行为素质方面
4、孩子的思维能力方面
3、 孩子的行为素质方面
个人素质方面,不管高知父母还是低知父母,都知道这是教孩子做人的基本,想教给孩子优秀品质的初心不会有优劣区别。
A.高知父母
高知父母在教育孩子为人处世和人品素质的时,会着重于真听、真看、真感受,用耐心解释辅导孩子在实际情况中获取经验。就比如父母在聚会时带着孩子,提醒孩子观察周围的人,看每个人面对各种情况会做出什么反应,然后加以解释,帮助孩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己亲眼看见、亲耳听见的礼仪和待客方式,比听别人讲出来的更加深刻,也会因为有过场景的真实感受,面对情况时能更好的随机应变。
当孩子做出不当举动,高知父母干预时大都会解释,并且引导孩子换位思考,让孩子清楚的意识到是自己行为不当,会给他人带去不好的影响,而不会觉得父母只是想压制自己。高知父母的素质教育大都是很成功的,因为自身影响,父母就是榜样,就比如,进孩子房间的时候会先敲门。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但是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B.低知父母
低知父母不代表素质低,他们一样会教育孩子做个品学兼优的人,但是低知父母在教育孩子行为素质的时候,往往不得其法。虽然也会悉心教导孩子在面对某件事的时候怎样是对的,但是低知父母会直接告诉孩子答案,没有让孩子思考,这种效果就没那么好了。就像孩子遇到不会的数学题,有人直接给了答案,那么孩子记住的答案只是这一题,换个数字他就不知道了,因为孩子不知道怎么得出的答案。
低知父母会教育孩子有良好的素质,但是更注重学习成绩,所以不会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观察人物上,只是告诉孩子必须怎么做。平时也没有注意家人之间也要有礼仪,故而无法给孩子做良好榜样,甚至他们教育孩子行为素质,是为了让孩子在别人的眼中很优秀。当孩子行为不当,父母会感觉到孩子不懂事还给自己丢了人,大声呵斥孩子要改,没有解释和沟通,只会让孩子感觉到被压制,从而叛逆心起。
高知父母让孩子学会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是为了让孩子自身是个品质优良的人,让孩子的素质由内而外的体现,成为更好的自己,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在别人眼中是优秀的。
4、孩子的思维能力方面
A.高知父母
高知父母普遍最重视的就是孩子的思维能力了,对孩子思维能力的锻炼手段兼职令人发指,甚至在孩子幼儿时期的游戏里都惨杂着“脑力学习”。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参与研制原子弹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的自传《你干嘛在乎别人怎么想?》中说过:当我还坐在婴儿椅上的时候,父亲有一天带回家一堆小瓷片,就是那种装修浴室用的各种颜色的玩艺儿。我父亲把它们叠垒起来,弄成像多米诺骨牌似的,然后我推动一边,它们就全倒了。过了一会儿,我又帮着把小瓷片重新堆起来。这次我们变出了些复杂点儿的花样:两白一蓝,两白一蓝… …我母亲忍不住对父亲说,“唉,你让小家伙随便玩不就是了?”可父亲回答道,“这不行。我正教他什么是序列,并告诉他这是多么有趣呢!这是数学的第一步。”
高知父母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让孩子爱上思考,教孩子如何思考,并且引导孩子有一个自己的思维体系。高知父母普遍觉得,一个有思维能力的人,遇事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更会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实施计划,将来不管学习还是踏入社会,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随机应变、游刃有余,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属于孩子自己的绝对优势。
B.低知父母
低知父母大多不知道孩子要学习什么,为什么学习。从小苦到大的父母们,多数自己也没被科学教育过,所以家长们的认知就是,孩子要学本知识,为了考上好大学,为了找份好工作,为了赚更多钱。MA学长听说过一句话“高知父母教孩子思考,低知父母教孩子听话”。
天大地大,学习最大,成绩好就够了,大多考虑不到去锻炼孩子思维能力,觉得孩子只要听话就好,父母又不会害孩子,至少MA学长身边没有可以锻炼孩子思维能力的低知父母。
两篇聊下来,大家应该也感受到了,两类父母爱孩子的心是一样的,但是差距是思想和方式。高知家长的受教育程度高于低知家长,而教育会使他们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类父母,一类是教孩子成就自己,实现人生价值;而另一类是让孩子成就父母眼里的辉煌人生。
当然,高知父母的教育未必都会成功,只是概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