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午休的忽然被一阵非常大的噪音吵醒了,醒来一听,原来是楼上传来的,很明显是一家庭战争。一时间,男女对吵的声音、孩子哭闹的声音、东西摔在地板上的剧烈撞击声冲击而来。
刚睡醒的恍惚让我怀疑是不是听错了?我还特别八卦的开门仔细听了一下,确实是在吵架。可是我的耳朵里充满的都是那个小孩子的哭声,充满无助与害怕,哭得撕心裂肺的。那一刻我不禁在想:当爸爸妈妈争吵时他们在孩子眼里是什么样的?
回想我的成长过程,期间也经历过几次父母争吵,当他们不顾我的哀求和劝阻,一直在吵架,对骂,互相伤害的时候,我感到们特别无助,不知道怎么办?我有记忆的一次是,我最后拿起碗面前,爸爸被惊呆了,然后他更生气了,之后一场更大的战争爆发了。最后的结局并不美好,我也不想再回忆当时的情景。
经历过父母的争吵岁月,后来只要看到爸妈在一起高声说话,我就很紧张,心里也是莫名的烦躁。并且我能感觉到自己的脾气也比较暴躁。后来随着年龄长大,我离开家上大学,也读了很多书,又学习了心理学,我渐渐的可以控制自己的脾气,并且能合理看与预处理父母争吵与自己之间的关系,但是我不能否认,他们的争吵曾将带给我很多不好的感受与时光。
对于那是少年的我来说,尚且如此,那换到更小的孩子会怎样呢?
1、害怕恐惧
父母吵架的时候,孩子看见最爱的两个人居然脸红耳赤、谩骂甚至大打出手,肯定会恐惧害怕,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会冲击他内心,害怕恐惧,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
2、心理负担
对于稍微懂事一点的孩子,他们会因为父母吵架而难过,胡思乱想,心理负担重就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无精打采、郁郁不乐。
3、缺乏安全感
如果父母经常吵架,那么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父母吵架的时候,就会想“父母会不会离婚?他们是不是都不要自己?会不会不再爱自己了呢?”长期这样,就会形成缺乏安全感。
4、不信任别人
原本恩恩爱爱的一家人,却因为小事情或者小误会吵架,在孩子的眼中,就会觉得再亲再爱的人都不会永远爱,不能永远依靠,都不值得信任。在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可能就会导致不信任。
5、自卑
别人家的父母和和睦睦,自己家的父母却吵吵闹闹,形成强烈的反差,特别是有其他孩子嘲笑自己的时候,就会自卑,不敢同其他小孩玩耍。
6、坏脾气
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天生模仿能力就很强,咿呀学语到和大家正常沟通就能说明一切。父母吵架,肯定会在性格上有所影响,极有可能养成坏脾气。
7、错误的认知
遇见问题,父母没有好好商量,而是吵架,那么孩子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吵架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以后如果遇见问题,也不会理智的思考,而是采用吵架打架,严重的话会采用极端方式来解决问题。
8、人际交往能力变差
父母经常吵架,会变得不容易相信别人、缺乏安全感、脾气变差等,那么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别人不喜欢自己,可能自己就会更加孤立自己,人际交往能力就会越来越差。
那么家长要如何处理自己的争吵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呢?
这里强烈推荐电影《怦然心动》(flipped)里的一段情节。电影的女主人公,小女孩朱丽一家感情融洽,但生活比较清贫。邻居家的男主人和小男孩对朱丽一家的清贫抱有偏见,嘲笑了她家荒乱的院子。晚饭时,朱丽将此事告诉了父母,引发了父母间的争吵。原来,父亲把家中大部分钱拿来照顾自己智障的弟弟,令家人生活拮据。妈妈不得不忍受这种清贫的生活,向邻居借洗衣机来用,她质问爸爸,难道你的弟弟比你的孩子们更重要吗?爸爸被这句话刺激到,也冲着妈妈大声吼叫。朱丽看着父母因自己而引发的争吵,心里非常难过。
然而,当晚上大家都冷静下来后,父母分别来到朱丽的房间,爸爸解释了弟弟亲情对他的重要性,也表达了自己对妈妈和孩子们的爱意和感谢,妈妈也来到朱丽的床头,告诉朱丽她是多么欣赏朱丽的父亲,因为他是一个对家人至情至性的男人。朱丽很快从伤心难过的情绪中摆脱出来,也决定要为自己心爱的家人做些事情,她独立承担起了打扫整理院子的工作,把院子收拾的井井有条。
这段父母处理争吵冲突的片段堪称经典,争吵并不可怕,如果在争吵后还能够彼此理解,表达对对方的欣赏和爱慕,并让孩子感受到这份实实在在的爱,那么争吵分歧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会消融。许多家庭中父母的问题是,他们习惯于表达分歧和冲突,而从不直接表达爱、理解和欣赏,这才会对孩子造成持久的不良影响。
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