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听专家关于家庭教育的讲座都能听到一个观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我陪伴儿子过程中的小故事。
以前工作忙,陪伴孩子时间短,对儿子的学习关注也不是很多,基本上都是每次考试结束了,看看分数,分析一下失分原因,鼓励鼓励就过去了,接下来的日子里依然只要孩子按时在书房写作业就可以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让我有了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本来以为这下有时间陪孩子了,平时他的数学成绩不理想,得抓紧时间给他补补,没想到原来亲子关系还挺好的,自从我开始关注孩子的学习开始,我俩的关系就每况愈下。有一天儿子听到我说,“把今天做完的试题拿来我看看,给你讲解一下错题”,他很不开心的把卧室门关上,不让我进门。
出现这种情况,我当然很生气啊,平时学校里教学生,哪有学生敢对老师的命令不执行的。现在居然自己的儿子都不听话了,难怪常听人说,能教了别人的孩子,不一定能教了自己的孩子。儿子关了卧室门,我找了钥匙,强行打开房门,严厉的批评教育一通,儿子很不情愿的拿出了数学练习,看到他暂时败下阵来,我的怒气也稍稍消了点。 可是刚批改了几道题,就看不下去了,越看越生气,上午网课老师讲的概念,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练习题上居然错了,概念性的东西都记不住,其它逻辑思维性的试题肯定不会做了。
我把儿子叫到书桌边开始辅导,儿子根本就没有把心事用在怎么改正错题上,而是掏空脑门想溜之大吉,说一句他顶嘴一句,要么就是说知道了,明白了的话应付着我,态度是极其不端正,我当然又是严厉批评教育了,儿子眼角的泪不停的流,又不敢大声哭出来,最后他干脆不说话了。让他写什么,他就机械式的写什么。最后错题虽然都改正了,但是父子俩不欢而散。
晚上睡觉的时候,儿子依然生着我的气,不愿意多说话,很不开心的样子进入了梦乡。我也辗转难眠,反思着当时发生的一切,明明是为了儿子提高学习成绩,他怎么就这么抵触呢,我平时在学校脾气没有这么暴躁啊,今天怎么就没有压奈住呢?自己的孩子总不能因为他抵触情绪就放弃吧,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儿子平时在学校里老师评价是性格温和的学生,我必须得换一种思路和方法和儿子沟通了。报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了我第二天的辅导。
早上起床后,儿子洗漱完毕主动回书房听网络课程(这个习惯倒是养成很好,几乎不要我催促),大约十点多儿子学习完准备看电视了,昨天不开心的事情好像早就翻篇了,我还是主动想和儿子沟通一下我的过错。
“儿子,昨天是爸爸不好,没有尊重你,不该强行开门检查你的练习完成情况”。我用道歉的语气对他说。
“人家老师就没有让你检查我的练习”儿子委屈的说。
“爸爸检查你的练习主要是想给你辅导一下知识点,这样老师批改的时候错题就少了啊,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你的成绩一定会提高的。”
“我才不信呢,我班方嘉琪可厉害了,我肯定比不过她。”儿子不屑的对我说。
“原来你这样不相信老爸的实力和你自己的聪明,咱们试一试好吗?”我微笑着与他商量了起来。
“怎么试?”儿子用期盼的目光等着我的回答。看来儿子也是想进步的呀。
“经过老爸昨晚的反思,我认为是我对你的要求高了点,以后无论你做错多么简单的题型我都不批评教育你,我们共同找出出错的原因,但是你得把你每次做完的练习主动交给我,不要让我和你要,我们做事情要有计划,咱们每天下午晚饭后开始检查练习好吗?”(我承诺不批评他,又规定了辅导时间)
“哦,好吧,你可要说话算数哦。”就这样儿子半信半疑的答应了我。
接下来的几天里,儿子基本上都能按时让我辅导练习,偶尔忘记了只要我一提醒他也就主动上交了,截止今天,再也没有因为辅导练习父子俩大动干戈了,而且渐渐的养成了习惯,我累的时候想偷懒不检查都不可以。他的数学知识也开始慢慢的扎实起来,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绩提高还不是很明显,但是我相信,只要思路对了,方法对了,肯定会有收获喜悦的那一刻。
同样是辅导练习,第一次为什么会失败了呢?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我对自己的孩子要求过高了,不能发现他方方面面的进步,小的时候刚会叫一声爸爸,我就会开心几天,现在他能背诵几十首唐诗我都感觉不足为奇,再就是没有耐心,对孩子易犯的错误不能给予理解,只会指责抱怨没有其它同学聪明。也许认为是自己的孩子,批评教育的时候没有顾忌罢了。其实这才最伤孩子的心。
通过这件事情,我发现,父母陪伴教育孩子是个技术活,不光要有爱心,更应该要有耐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错,我们应该努力做到称职。
(1801字)
2020年4月15日下午余家中